原標題: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十八景”揭曉,看看你去過的景點入選沒?

奧林匹克公園您可能常去

11.59平方公里的土地

三個各有特色的園區

讓人眼花繚亂

殷呈悅攝 北晚新視覺供圖

正確的遊園姿勢是什麼呢?

備受關注的奧園“十八景”評選公佈

據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項評選活動共收到名稱和照片作品3600餘件,最終經過三輪投票評出了具有代表性的18個景觀。

這些景觀包括:盼夢成真、和光瑞闕、北頂飛霞、鳥巢圓夢、奧運之光、水蘊方圓、七院文華、奧塔流雲、仰山勝景、五環同心、一路走紅、碑林汲古、花田野趣、銀杏疊金、雙園接翠、奧海游龍、鑽石星輝、冰絲炫彩。

這些景觀都有什麼特別之處呢?趕緊來看看吧——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十八景

景名以及釋義

盼夢成真

景名作者/宗寶光

照片作者/宋彥羣

1990年北京亞運會是我國舉辦的首屆亞運會,也是我國第一次舉辦的具有世界規模的體育盛會。

“熊貓盼盼”作爲本屆亞運會的吉祥物,其笑容可掬、活潑可愛的形象徵服了世界,成爲中國對外交流的“形象大使”。

經歷兩次申奧,國人和“盼盼”的奧運夢想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實現。

從1990年到2008年,再到2022年,國人將見證中國邁向體育強國的奇蹟,也預示着中國正在走向偉大復興。

和光瑞闕

景名作者/王改正

照片作者/劉新海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唯一一個建“闕”的地點。

闕,是一種建設在道路之上的門類示意物,用來表示由此而始,行者將進入一個特定區域。

民族和諧闕因北京奧運會而建,五十六種“民族之花”分佈在和諧闕四周,代表着中華五十六個民族團結奮進,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2014年APEC會議在北京舉行,APEC的會標就放置在“和諧闕”中間,成爲北京新時代的一道風景線。

鳥巢圓夢

景名作者/肖雨

照片作者/劉英毅

百年奧運,中華圓夢。

2008年,北京舉辦了無與倫比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國家體育場(鳥巢)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的主會場,是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載體,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用鋼量最多、技術含量最高、結構最爲複雜、施工難度空前的超大型鋼結構體育設施。

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把中國的形象展現給世界,書寫了奧運史上的中國傳奇。

“圓夢”帶有國人對奧運濃厚的感情與民族自豪感,這是中華民族走出過去百年屈辱向着百年奮鬥目標前進油然而生的一種民族情感。

在不久的2022年,北京即將舉辦冬季奧運會及冬季殘奧會,從夏奧走向冬奧,“鳥巢”也將成爲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開閉幕式舉辦地。

水蘊方圓

景名作者/劉能英

照片作者/陳強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北京2008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游泳館。

該場館最大亮點就是擁有國際上建築面積最大的膜結構系統,膜結構使用的ETFE在國內屬首次。

水立方雖然是一個“方盒子”,但膜結構的氣泡形狀與北廣場地面的水滴漣漪造型,都突出了水的圓環元素。

同時,國家游泳中心是由港澳臺同胞、海外華僑華人全額捐資共建的奧運場館,是參與捐贈國家和地區數最多、參與捐贈人數最多、捐贈資金最多的單體建築,表達了海外遊子身在他鄉心繫祖國的拳拳赤子之心,海外僑胞的愛國之心與愛國之情。

奧運之光

景名作者/劉曉鵬

照片作者/劉玉奎

矗立在鳥巢東北角的奧運火炬是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火炬,北京奧運會閉幕後,經北京市政府批准,從鳥巢頂部移至“鳥巢”東北角,並建成火炬廣場。

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全球火炬傳遞創下了歷屆奧運會中火炬手最多、傳遞時間最長和傳遞距離最長三項紀錄,是百年奧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全球火炬傳遞(火炬境外傳遞城市19個,境內傳遞城市和地區116個);奧運冠軍牆全面記載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獎牌榜,是奧運英雄在賽場拼搏的真實寫照。

火炬的光芒、金牌的光輝、北京舉辦奧運會帶來的光榮,並稱爲“奧運之光”。

北頂飛霞

景名作者/黃浩

照片作者/潘峻

敕建北頂娘娘廟是北京明清歷史上建成的著名的“五頂”神廟之一,亦是北京中軸線北端的標誌性建築。

它始建於明代早期,明嘉靖、清乾隆年間重修,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廟內供奉主神“碧霞元君”,又稱泰山娘娘,是泰山之尊東嶽大帝的女兒。

傍晚的北頂娘娘廟,天色帶着紅暈與廟牆的紅色相映襯,景色綺麗。

七院文華

景名作者/劉太品

照片作者/蘇曉峯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下沉花園長達700米的空間內,串聯着7個庭院,自南向北分爲御道宮門、古木花廳、禮樂重門、穿越瀛洲、合院諧趣、水印長天。

站在御道宮門南側臺階上,仰視可見中國新時代恢弘的國家綜合場館羣,俯視可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精粹。

7處庭院以中國元素爲亮點,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符號,充分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奧塔流雲

景名作者/李桂寧

照片作者/劉玉奎

北京奧林匹克塔是世界上永久設置奧運五環標誌的最高建築,2016年6月12日,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親自到現場參加落成儀式。

同時,它也是京北地區最高的建築,是世界唯一的由五個獨立塔組合而成的建築,塔頂最高處達264.8米,五個高低不同的塔身在空中似合似分,造型獨特,蘊含着奧運五環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因其高聳入雲,在白天經常可以看到雲霧縈繞着奧塔,夜幕降臨,塔身整體照明效果與奧林匹克公園其他建築的夜景照明效果整體協調,營造出北京城獨一無二的城市夜景照明“網紅”景觀,令遊客流連忘返。

一路走紅

景名作者/劉慶華

照片作者/陳風檁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健身步道是落實國家全民健身戰略的具體體現,並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採用新的規範。

健身步道全長13千米、寬3米、塑膠顆粒厚度達10毫米,應用新的施工和運營模式。

健身步道跨越北五環,通過一條生態走廊相接,其南北方向俯瞰成“8”字形,東西方向俯瞰成無限符號“∞”,寓意永不止步。

健身步道優良的設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健身愛好者,並尊稱這裏爲“全國跑者的天堂”。

“一路走紅”,期許着人們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擁有健康的體魄。

五環同心

景名作者/褚寶增

照片作者/陳風檁

奧林匹克宣言廣場是國際奧委會授權修建的,廣場上立有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和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淺浮雕像及《奧林匹克宣言》弧形碑刻。

宣言號召人們“堅持不懈地追求、實現一個以現代生活條件爲基礎的偉大而有益的事業”。

《奧林匹克宣言》在奧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同時也讓奧林匹克精神在中國不斷髮揚光大。

宣言廣場設計上取意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概念,用以表現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的結合。

五環代表世界,五個同心圓環的圖形,期望世界可以凝聚在一起,和平同心,和諧共進。

碑林汲古

景名作者/趙金光

照片作者/武輝

朝陽貞石園是北京市朝陽區歷代不同時期石刻文物集中收藏和展覽的一處碑林,這裏收集的石刻文物在朝陽區數量最多、保存較好。

石碑作爲歷史文化信息的載體,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現代化建築中增加了一些古韻,同時也是瞭解朝陽區歷史不可多得的一處“大講堂”。

碑林將文物保護與休閒遊覽相結合,是朝陽區傳承歷史文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

來到碑林,不由讓人思古念今,感嘆歷史的厚重與古韻。

銀杏疊金

景名作者/李化林

照片作者/何麗

在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兩側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裏有成片的銀杏林,因其便利的交通、完善的服務、現代化的親民設施,成爲北京市民和遊客觀賞秋景的一處新晉重要景點。

每到深秋季節,一簇簇一層層一片片的銀杏樹葉,在陽光的照射下,猶如“疊金”,耀眼美麗。

人們通常以“踩一層金葉,伴一年幸運”爲祝願,紛紛駐足,拍照留念。

奧海游龍

景名作者/豆萬龍

照片作者/中科院遙感所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水系,其造型運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爲尊貴與神聖的龍圖騰。

龍的身體蜿蜒穿越森林公園,張開的龍嘴對着清河,而其尾巴則環繞着國家體育場,

整個龍形水系跨越了國家體育場北路、大屯路、大屯北路、科薈南路、科薈路。

龍形水系注重河流的自然屬性,強調水體與土壤之間的物質和營養交換,提倡在人與水的互動中感受自然的樂趣。

奧海游龍既表明了奧海與整個水系的關係,也表達了龍形水系整體形態蜿如游龍,象徵着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未來發展活力無限。

仰山勝景

景名作者/魏新河

照片作者/張宇

仰山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主峯,海拔86.5米,登臨山頂,可以鳥瞰奧海和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南面景觀。

仰山山上有泰山石,與其他公園的石刻不同的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仰山的石刻是沒有刻字的,爲遊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

仰山與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名稱相呼應,暗合了《詩經》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詩句,並聯合構成“景仰”一詞,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對稱、平衡、和諧的意蘊。

仰山山體綿延磅礴,以勢取勝,氣勢恢弘,意境深遠。

鑽石星輝

景名作者/侯衛東

照片作者/張林陶

鑽石球館(場)是比肩四大滿貫賽事中央球場的重要場館。

場館擁有獨特的開啓屋蓋,可全天候舉辦文體賽演活動,是中國網球公開賽的主場館。

站在觀景平臺上,既可觀賽,又可賞景,其周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自然美景盡收眼底。

“鑽石”突出了網球場館的外在形態,星輝可理解爲場館自身發出的輝光,但更寓意了世界網球明星齊聚此地所發出的熠熠星芒,球星也推動了中國網球運動的繁榮發展。

雙園接翠

景名作者/張桂興

照片作者/寶泉

生態廊道橫跨於五環路之上,是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北園生態系統的連接點,同時也是人車通行和小動物、昆蟲穿行的重要聯絡道,在其整體設計中前瞻性地體現了綠色生態優先的理念。

橋上的景觀與園區渾然一體,使遊客感受到了“人從橋上過,猶如園中行”。

“雙園接翠”展示了設計者的獨具匠心。

花田野趣

景名作者/歐森

照片作者/張宇

景區四周緩坡林地交錯,疏林花卉層疊,視野開闊,場面壯觀。

向日葵、日光菊與低矮野生花卉相間,條形放射狀栽植,隨季節交替,不同花卉次第開放,形成了此消彼長、色彩不斷變幻的“花田野趣”。

滿足了現代生活在樓宇中的人們迫切向往自由、追求自然美好的需求,讓城市中的人們在“花田野趣”的慢生活中享受人與自然和諧的氛圍。

冰絲炫彩

景名作者/葉子彤

照片作者/國家速滑館(效果圖)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爲舉辦2022年冬奧會,北京地區唯一新建的超大型場館,將承擔賽時速滑項目的比賽和訓練。

作爲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乃至全北京的新增地標,民間親切的稱其爲“帶蓋的鳥巢”。

國家速滑館將建設400米標準的冰上賽道,賽後將充分利用,提供豐富的親民冰上娛樂活動,將成爲2022年冬奧會重要的賽事遺產。

國家速滑館外形概念宛如絲絹玉帶,流線型結構美輪美奐,炫彩非凡。

據悉,奧園下一步將圍繞“十八景”開展系列活動。

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評選出來的奧林匹克公園“十八景”,既是奧林匹克公園10年建設的豐碩成果,也是北京旅遊業非常寶貴的資源和財富,必須齊心協力把它們宣傳好、展示好、利用好。

下一步,市旅遊委將會同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大力加強對“十八景”的宣傳推介,組織設計高品質旅遊線路產品,開發以“十八景”爲題材的“北京禮物”旅遊紀念品,把“十八景”的美景和美名,轉化爲遊客和市民的美談和美譽,讓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能夠閃耀出更加璀璨和耀眼的光彩。

“奧園十八景”評委常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徵集評選“十八景”使更多的人蔘與進來,是個很好的文化現象。

給公園景觀命名,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按照傳統的四字方式給景觀命名,容易使民衆接受,因爲這是民族根脈性的文化。“奧園十八景”豐富了公園的內涵,增加了公園文化的厚重感。

看了照片有沒有心動呢?

趕緊和小夥伴約起來吧!

文字 | 北京晚報記者 左穎

編輯 | 劉英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