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美景不在旅行,只要眼有美,心有善,腹有诗书,便见湖光山色;

得快乐无须功名,但愿身无困,梦无忧,情无悲寂,即处桃源世界。

《她在花丛中》

2010年,丹尼尔夫·捷哈兹 美国,身在福中不知福,人在花中不赏花。

1867年,布格罗 法国

这件作品非常著名,但是作品的名称不知道怎么翻译。可能因为这个孩子太可爱了,所以各国的翻译都保留了作者的难以表述的原法文名称。

《采摘啤酒花》 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

佩鲁吉尼的这幅绘画作品,描述述的是一个年轻姑娘在葎草种植园内采摘啤酒花,画中女子朴实、娴静、美丽大方,观者从中得到对美好最简单的诠释。

《窗边阅读的女人》 1930年

德尔菲恩·恩霍拉斯 法国

《正在穿鞋的姑娘》

1890年 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 英国

十分优雅

《冷冷的夏天》 2012年

谢尔盖·马什尼科夫 俄罗斯

雨中的情侣,美的不像画!

这张的光影效果让我震惊了好久

9日女王Jane Grey

第一眼看到的是温润如玉的手指,被深深打动。心下疑惑,这样一个美人儿怎么就上了断头台。做了9日的英格兰女王,16岁(一说17岁)便被处死。一只美丽的无辜羔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手捧豌豆花的姑娘》

1890年 爱德华·约翰·波因特 英国

当代艺术家,谢尔盖·马什尼科夫

列宾美术学院是个好地方。

胡戈·辛贝里*的《受伤天使》

(*Hugo Simberg,官方中文译名不确定是不是这个。)象征主义画作。

欣赏这幅画的每个人,大概都可以在其中或多或少发现自己生活的影子。我想《受伤天使》被称作芬兰国画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它在描绘心灵的同时也能够给人一种治愈的力量吧。

据说小天使手中拿的花是芬兰的国花铃兰。芬兰乐队Nightwish也根据这幅画创作了一首名为《amaranth》(不凋花)的歌曲。生活可能会很沮丧,但不全为如此。困顿之时希望仍如花,永生不败。

这张也很美,她的眼睛和脸颊有一种很梦幻的感觉。orz我还是忘了名字和作者,都是相册里面放了好久的图。

布歇常以宫廷中的贵族嬉戏、享乐作为绘画题材。并赋予一定的神话故事背景。在他的画笔下,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让我迷恋不已。

来源网络

编辑/怡心 个人微信号 qingquyixin5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