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y Seven公司宣布,其在研抗CD47单克隆抗体Hu5F9-G4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的免疫组合疗法,在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L)的1期试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积极结果。11月初, Hu5F9-G4首次在人体中临床试验的结果发表在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DLBCL和FL皆为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型,分别约占所有NHL的30%和20%。DLBCL患者中有30%至40%在接受一线治疗后没有缓解或疾病复发。无法接受一线治疗并且不适合高剂量化疗(HDC)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DLBCL患者预后很差。FL被认为是一种难以治愈且经常周期性复发的疾病。据估计,2017年仅在美国地区就新增14,000位FL患者。DLBCL和FL患者迫切需要更多的治疗选择。

CD47做为癌细胞上过度表达的免疫调节分子,类似于免疫检查点PD-L1,是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杀伤作用,尤其是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发出“不要吃我”的信号。Hu5F-G4作为一种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一旦特异性结合CD47,就能促使巨噬细胞吞噬肿瘤细胞,发出积极的“吃我”信号。在几项临床前研究中,Hu5F9-G4作为单一疗法已经显示出促进多种人类肿瘤癌细胞的吞噬和清除作用。

此外,当用于组合疗法时,它将巨噬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增强癌症特异性抗体如利妥昔单抗的功效。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抗CD20蛋白抗体,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

重要的是,Hu5F9-G4也可以通过巨噬细胞交叉呈递癌细胞抗原,引发有效的抗肿瘤T细胞反应,从而防止肿瘤复发。

该抗体目前已进入五项临床阶段的研究,评估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NHL、结直肠癌、以及其它癌症的效果。CD47这个抗癌靶点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并揭示了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并根据CD47这个名字建立了Forty Seven公司。介绍完药物背景,接下来主要看临床数据。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是在复发性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开展的一项1b期研究。患者可能患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或滤泡性淋巴瘤。利妥昔单抗联合Hu5F9-G4一同给药(起始剂量为1 mg/kg体重,静脉给药,每周的维持剂量为10~30 mg/kg),以确定联合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2期研究剂量提出建议。

该研究共纳入22例患者(15例DLBCL和7例滤泡性淋巴瘤)。这些患者此前经历了中位数为4次的治疗(2-10次),其中95%之前对利妥昔单抗没有响应。不良事件主要为1级或2级。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贫血和输注相关反应。通过采用包括Hu5F9-G4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的给药策略,缓解了贫血(一种预期在靶效应)。剂量限制性副作用少见。

2期研究剂量30 mg/kg ,Hu5F9-G4对循环白细胞和红细胞达到近100%的CD47受体占用率。共50%的患者出现客观(即完全或部分)缓解,36%完全缓解,也就是病灶完全消失。在DLBCL患者中,客观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0%和33%;在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客观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1%和43%。DLBCL患者在中位随访6.2个月,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在中位随访8.1个月时,91%的缓解仍在持续。

Hu5F9-G4,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免疫疗法,其试验结果非常得令人兴奋。这是第一次一种抗体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去对抗癌症,并且目前看来可以安全地用于人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抗体激活T细胞去对抗癌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Hu5F9-G4抗体激活巨噬细胞去对抗癌症;我们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是很强大的,通过使用靶向性的免疫药物唤醒被肿瘤细胞“迷惑”而“沉睡”的免疫细胞,一定会是肿瘤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淋巴瘤领域有不少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在研,参与临床招募,或有可能接受到更新的治疗方案,对于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而言,参与新药临床招募或为更好的选择,

本文信息来源于淋巴瘤临床招募平台:癌帮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