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主旋律更響亮 正能量更強勁 |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事關人民安居樂業

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事關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省委宣傳部的有力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工作導向,緊緊圍繞中心大局,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弘揚新風尚,凝聚正能量,爲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多項工作得到中央、省委和市委領導的批示肯定,多次在全國、全省有關會議上做典型經驗介紹。

成績來之不易

需要倍加珍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

正釋放出無窮的創造力

演繹出更多的精彩燦爛

高揚新思想旗幟

黨心民心極大凝聚

理論一經羣衆掌握

就會變成強大的力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我認爲這項工作對全國老百姓來說是福音,今後咱們肯定越來越富有……”深秋,椒江區大陳鎮南岙村老年活動中心座無虛席,村黨支部原書記葉仕華用通俗的語言向村民講解中央最新精神。

黨的十九大舉旗定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航中國。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成爲台州思想理論建設的頭等大事。

爲讓十九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全市共組建各級各類特色宣講團百餘個,吸納專兼職宣講員8300多人。精心組織“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主題宣講競賽、台州好故事宣講大賽等活動,創新推出百姓故事宣講團、手機黨課、鄉村大使、曙光獅等新模式。透徹深入的宣講、鮮活生動的載體,讓全市各界幹部羣衆充滿了奮進新時代的幹勁和信心。

大陳島墾荒精神

是台州的城市精神力量

以習總書記給大陳島墾荒隊員後代回信爲契機,我市大力推進大陳島墾荒精神宣傳研究闡釋教育活動,及時成立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兩次舉辦專題理論研討會,一批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齊聚台州論道。大陳島墾荒精神已深深融入台州人民的血脈,成爲台州改革發展的不竭動力。

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

必須不斷加強陣地建設

鞏固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

近年來,我市積極組織開展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專項督查、專題報告、黨內通報,連續三年開展全市黨委(黨組)意識形態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檢查和意識形態領域情況通報,有力傳導了壓力、壓實了責任。

鞏固壯大主流輿論

奏響新時代最強音

“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台州積極貫徹落實,並把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做精彩。

重大主題宣傳報道

五年來,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我市精心組織開展“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拉高標杆、爭先進位”等全媒體宣傳活動,策劃推出“媽媽”式服務、大學習大調研大練兵等系列新聞行動,深入實施“魅力台州”對外傳播工程,台州重點稿件在中央、省級主流媒體上頻頻刊播。

這一系列出新出彩的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正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針對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的深刻變化,不斷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所取得的成果。

媒體融合

媒體融合是適應傳播新形勢、搶佔傳播制高點的需要。經過幾年努力,台州媒體融合發展成效日益顯現,逐步形成了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此長彼長的局面。

市級兩大新聞集團完成全媒體指揮中心、融媒體雲平臺等融合項目建設並投用,縣域媒體在全省率先完成整合,台州新聞APP、無限台州APP、台州發佈、魅力台州等新媒體平臺建設穩步推進,註冊用戶均超過70萬,其中臺州發佈粉絲數突破90萬,獲評浙江省第二屆大數據輿情高峯論壇金輿獎。

網絡正能量建設

網絡正能量建設“台州樣板”在全國打響品牌。由中央網信辦、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主導的中國網絡正能量一江山論壇連續四屆在我市舉辦,充分聚合網上正能量骨幹力量。據統計,全市現有正式註冊網絡社會組織40家,其中臺州市網絡文化協會、台州市網絡界人士聯誼會成爲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首批會員單位。

鑄牢共同精神紐帶

譜寫文明新篇章

9月21日,第十三屆中國公民道德論壇在北京舉辦。市委書記陳奕君應邀在論壇上作《讓大陳島墾荒精神在人人心底散發光芒》典型發言,與大家分享“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台州故事。

陳奕君的精彩發言,贏得在場觀衆陣陣掌聲。這掌聲,是對臺州多年來持續不斷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的敬佩。

在臺州大地

學雷鋒、志願服務等已蔚然成風

目前,全市共有學雷鋒志願服務站(亭)200餘個。哪裏有困難,哪裏有需要,這些志願者、活雷鋒就奔向哪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最美人物

從“風景”逐漸成爲“風尚”

近年來,我們身邊湧現出了“全國優秀法官”林朝暉、“最美退休幹部”郭口順、“最美水手”龔桂方、“路虎哥”周海峯、“奔馳哥”蔡德蓬等一批先進典型人物。是他們,讓台州這座城市更顯溫情、充滿溫度。

而他們的背後,則是台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上下足功夫,培育崇德風尚,構築精神高地的不懈努力。

黨的十八以來,我市持續深化“做文明有禮的台州人”主題實踐活動,廣泛開展“燦爛斑馬線”“你禮讓我點贊”、文明出行等系列活動。“燦爛斑馬線”已成爲台州城市文明金名片。

同心掬得滿庭芳

文明花開滿園春

去年11月中旬,台州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殊榮後不久,又摘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獎牌。這一塊塊閃爍着文明之光的城市瑰寶,是對臺州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肯定。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

展現文化新氣象

每逢週末或節假日,不少村民都會自發來到路橋區螺洋街道上寺前村文化禮堂,他們或在廣場上跳跳舞,或在禮堂裏泡杯茶、看看書,與左鄰右舍聊聊天,享受恬淡悠閒的鄉村慢生活。

文化禮堂

是凝聚一方文化的重要載體

我市不斷深化“建管用育一體化”模式,累計建成農村文化禮堂1674家,居全省前列,並在全省首創文化禮堂總部管理體系建設,實現禮堂無線網絡全覆蓋。村民們說,文化禮堂已成爲自己的精神家園,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

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需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五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文藝精品打造工程,組織開展“和合聖地”“五水共治”等主題文藝創作,推出一大批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台州亂彈《戚繼光》、電視動畫片《小濟公》、歌曲《智慧時代》等獲省第十三屆“五個一工程”獎,大型革命歷史話劇《赤子》等入選省舞臺藝術創作重點題材扶持項目……文藝創作既有“高原”又有“高峯”,趕上好時代的台州文藝,百花競豔、欣欣向榮。

以改革爲動力

聚焦高質量發展

文化產業乘勢而上

目前,一個覆蓋印刷包裝、書刊發行、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等門類比較齊全、結構相對合理的台州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加速形成。尤其在影視產業方面,集羣集聚效應凸顯:台州影視文化產業園順利開園,台州電影電視製作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北京盛世凱華、香港歡喜傳媒等文化企業註冊落地,亞洲旅遊影視藝術周成功舉辦,正式簽約旅遊和影視重大項目11個,簽約總額66.7億元。

新時代要有新作爲

新使命呼喚新擔當

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繼續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擔當,守正創新、立破並舉,爲台州高質量發展、加快“兩個高水平”建設凝心聚力!

編輯:一舟

校對:逗丁、劍風

審覈:旭敏

來源:台州日報、無限台州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