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汽車行業的銷售速度已經呈現越來越緩慢的趨勢,那是否說明汽車行業的“冬天”已經到來了呢?讓我們來看看對此現象網友們都是怎麼看的!

就在前幾日,安永發布《中國對外開放新時代——經貿升級轉型釋放市場潛力》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我國汽車銷售量或將面臨較大的市場波動,銷售增幅出現近年來首次負增長的情況。

根據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公佈的數據,2018年前三季度,汽車整體銷售2045萬輛,同比微增1.1%。其中乘用車銷1692萬輛,同比微增1.1%,全年預計將出現下滑;商用載貨車銷289萬輛,同比增長6.1%,增幅相比本年度早期出現了顯著下滑;而商用載客車銷售34萬輛,同比則下滑了1.8%。

安永諮詢服務合夥人、大中華區汽車行業主管冒祖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稱,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銷量下滑較快,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國汽車市場目前的保有量已經十分龐大,僅次於美國,增速下滑也是市場發展的結果;

二是國家從戰略層面上考量也有意通過適當降速,推動汽車服務、能源、安全與環保等配套產業實現與汽車製造的同步,從而推動我國汽車產業整體發展實現“提質增效”。

雖然我國汽車行業會迎來一波低谷期,但受益於近期首屆中國進博會的召開,以及2018年先後出臺的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和取消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外商投資股比限制等政策利好,未來我國汽車市場的增長空間和增長潛力仍然將十分巨大。

網友們認爲:“一方面,中國汽車市場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十分年輕;另一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後續增長空間比較大。

對此你怎麼看呢?你認爲我國汽車行業是處於仍然有增長空間,還是已經趨近飽和狀態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