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1月9日消息(杜建民)早在2016年年末召開的2017年度工作上,中國移動就提出了“四輪驅動”融合發展策略。中國移動高層管理人員在多個場合對“四輪驅動”進行了闡述。按照中國移動的表述,深化“四輪驅動”融合發展,是推進實施“大連接”戰略的措施之一,其中的“四輪”指的通信行業主要的業務方向,中國移動表述爲移動市場、家庭市場、政企市場和新業務。具體這“四輪”到底是均衡發展,還是自帶優先順序,實際上很多人對此並未進行過深入思考。

一、“四輪驅動”符合“兩點論”的辯證法

哲學所講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普適性。即便行業千差萬別,都可以用哲學分析論述其中的原理。兩點論,指辯證法的全面觀點,即全面地看問題,分清主次,不但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但看到事物的現狀,也要看到矛盾的雙方經過鬥爭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哲學概念看起來很深奧,實際上仔細體會大家基本都能理解。兩點論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事物的正反面,另一個是事物的相互轉化。

弄清楚哲學概念,再看“四輪驅動”的哲學觀。首先“四輪驅動”有先後順序,這順序必然不是拍大腿就排出來的,自帶主次順序;其次隨着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通信行業將超越人與人通信,更多向人與機器,以及機器與機器方向擴展,也就是說雖然現在有主次順序,未來還有轉化的可能。在中國移動的各種語境表述中雖然並沒有刻意強調順序,但是這種客觀上的位次還是存在的。現在中國移動部分省市公司提出的類似“一輪牽引,三輪支撐”或者“一輪牽引,三輪增長”等舉措正在上述哲學觀的靈活應用。以家庭市場爲例,中國移動雖然在今年9月份超越中國電信獲得了寬帶市場用戶規模第一的位置,但是這些用戶帶來的收入不但低於用戶規模減半的中國聯通,更是遠低於用戶規模相當的中國電信。所以,“四輪驅動”絕對不代表均衡發展,更不代表均衡發力。當然我們並不否定家庭寬帶的未來價值,但是至少現在還替代不了移動市場在整個業務體系中的價值和貢獻。而這正是“兩點論”最好的應用。

二、“移動領先”不應該成爲口號

在《中國移動“十三五”戰略規劃綱要》中,移動領先工程被列爲“十大工程”之首。我們相信,中國移動之所以將“移動領先工程”列爲首要工程背後必然有其長遠考慮。這其中不僅僅需要移固融合促進家庭市場發展,還要靠移動市場聚集的用戶規模優勢向政企市場和新業務市場方向拓展。可以說,移動市場發揮了將一系列通信業務串聯起來的關鍵作用,“綱舉目張”的效果非常明顯。具體到業務帶來的收入和利潤,即便有寬帶市場的所向披靡,政企市場的眼花繚亂,甚至NB的光彩奪目,移動市場無疑纔是真正的現金牛。以家庭市場爲例,中國移動雖然取得了寬帶市場老大的地位,但是毫無疑問,其最大的依仗就是其低價策略,甚至是免費送。比如在江西、寧夏等地,中國移動公司向用戶送寬帶。所以除了移動市場之外,其他的“三輪”貢獻了多少利潤,或許只有中國移動最清楚。

三、存量和增量市場運營,哪個是纔是當前的主流

在移動通信領域,隨着大流量低資費套餐的增量降價推廣,不但加劇了行業內競爭,更導致了流量價值快速下降。這樣問題來了,既然如此,那麼中國移動該如何堅持“移動領先”呢?我們認爲存量經營對中國移動尤爲重要。囿於人口自然增長導致的人口紅利消失後,雖然在不限量套餐的軟件和全網通終端的硬件支撐下,再次出現了手機用戶的暴增,但是真正的手機上網用戶卻不增反降,而且對移動電話用戶的滲透率已降爲十二個月內新低。這足以說明,增量用戶質量出現了問題。這樣也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增量用戶對收入拉動作用的下降。真正要經營好移動市場,擁有最大用戶規模的中國移動必須要解決好存量用戶經營。其中提升日均上網用戶規模和活躍度,開展以基站爲中心的網格化不限量運營,開放全國/全省範圍的親情網捆綁,以家庭爲中心的主副卡營銷,流量/語音溢出用戶的套餐匹配,沉默/保號用戶的激活,推動第二卡槽用戶向主卡槽遷轉等都是可以嘗試的方向。概況成一句話就是,以用戶爲導向,基於滿足用戶需求千方百計留住用戶之後,再提升用戶價值。

當前部分省市公司還在按照2G時代的經營思維努力拼新增,抓新增用戶份額。不是說新增市場不重要,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主流方向。中國移動搶奪友商的固網市場用戶,友商搶奪中國移動的收入。中國移動應該鼓勵競爭壓力較大,收入增長乏力,甚至收入負增長的省市公司儘快轉向移動市場運營,特別是存量市場經營。隨着不限量套餐的增量降價推廣,曾經2G時代的靠資源投入獲取新用戶從而拉動收入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爲繼。因此,在資源投放上,有限的資源投放必須方向更明確,用戶更精準。

現在我們研究“四輪驅動”的,特別是強調其中的順序位次,實際上就是爲了說明在後4G時代,即便突出培育新業態和打造未來競爭核心優勢,也不能忘記當前真正的主導市場和主導業務。可以說,越是困難越多,壓力越大,就越要突出移動市場在“四輪驅動”中的作用。(杜建民爲C114特約作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