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大雁

○ 孫青松

大雁,你長着家鵝般溫順親切的模樣,矯捷地在藍天飛翔,翻山越嶺,飛翔在世人的驚歎之上!

我知道:遙遠的西伯利亞,是你的故鄉。秋去春歸,你萬里遷徙,萬里翱翔,一歲一往返。不是見異思遷,只是爲了生存,爲了繁衍。我明白:豫西南,我的家鄉,只是你長征中的驛站;南陽盆地,我的故園,只是你短暫逗留的旅店。

大雁,我不曾與你零距離,你也從未和我面對面。我與你只是似曾相識,你對我也只有驚鴻一瞥。雖然你只是我和我的家鄉的匆匆過客,我卻總覺得你是我的“知己”,我是你的“粉絲”——

幾十年前,我尚是涅水之畔一個懵懂的鄉村少年。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苦難生活,讓我鬱鬱寡歡。大雁啊,大雁,是你以搏擊長空的雄姿,是你以動人心絃的長吟,激發我遠走高飛的鴻鵠之志。早春,我站在百草萌芽的地頭溝邊,聆聽你“嘎啦、嘎啦”的迎春呼喚,感受大地回春的溫暖。晚秋,我立於滿目淒涼的荒坡之上,仰望你“一”字形、“人”字形的時空“特寫”,浮想鴻雁捎書的美談。大雁,你給少兒時的我帶來多少激勵,多少剛強,多少歡樂;又帶走我多少失落,多少彷徨,多少寂寞。大雁啊,大雁,你是我神往的祥禽,心儀的好鳥。世道在變,我對你的癡情不變。

幾十年光陰,我已夢幻般蹉跎;歲月之霜,染白我的青絲如殘雪。驀然回首,幡然悔悟———大雁的音容,早已在我家鄉的天空消失,杳無音信。我在平原、在河灘上尋覓,始終找不到大雁的行蹤;我在崗坡、在丘陵上張望,到底不見大雁的身影;我在山樑、在峯頂上傾聽,怎麼也聽不到大雁的叫聲……

你在哪裏啊,大雁?多少年了,桃花夭夭,冬麥返青,沒見你匆匆北返攜春來;落木蕭蕭,蘆花飛飄,不見你忙忙南往帶霜去。你引頸伸足、雙翼舒展的倩影,讓我怎能淡漠怎能遺忘?你浩浩蕩蕩、穿雲破霧的陣列,教我如何不追憶不懷想?你響徹雲霄、蒼涼壯美的嘯唱,讓我如何不淚溼不沾裳?

大雁啊,你在哪裏?我不知道:你,何以繞道而行,不再從我的家鄉過往?你,何以銷聲匿跡,與眷戀你的我不辭而別?是你覺得自己“信、禮、節、智”的德行,不合當地的“時宜”而另闢蹊徑?是雁門關的大門關閉,封住了你的來路歸程?是回雁峯的火槍土銃,讓你有去無回有來無返?是大庾嶺的陷阱羅網,讓你遭遇陰險暗算?是貪婪的販夫店主,把你做成了昂貴的佳餚美餐?

大雁,離開你的日子,我,只能從記憶的長河裏,打撈你的模糊音容;只能從帶有“雁”字的地名裏,找尋你的行蹤足跡;只能從唐三彩、青花瓷的紋飾上,鑑賞你“平沙落雁”、“鴻雁銜蘆”的生動圖景;只能從唐詩宋詞裏,讀出你“南思洞庭水,北望雁門關;稻粱俱可戀,飛去復飛還”的酸楚鄉愁;只能從幽怨纏綿的《雁南飛》歌曲裏,傾訴對你迴腸蕩氣的離情別緒。

大雁啊,大雁,縱有愁腸百結、熱淚千行,也無法排遣我對你的思量和憂傷。大雁,大雁啊,我對你的思念,比春水更悠長;我對你的繾綣,比秋風更悲涼!

大雁啊……

選自《文化藝術報》 2018年11月2日 總第4313期 A07版 共12版

更多信息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文化藝術報》總第4314期 共12版

責 編:張瑞琪   版 編:啊 七

審 核:梓 希  漢 興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 End >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從《延禧攻略》學構圖,畫面美到不敢相信!

西安,你缺一首市歌 !十大理由推薦《送你一個長安》

酣戰通脹四十年:中國人財富觀的變遷

高慶春:寫篆書不是複製古文字也不是畫字,而是賦予新生命

【週五讀報】‖ 把“終南山”還給終南山

文化藝術報副刊 | 歸巢

文化藝術報副刊 | 天地爲廬室

文化藝術報社

——新媒體矩陣——

文化藝術網 數字報 微博 微信公衆號

今日頭條 一點資訊 搜狐號 企鵝號 網易號 大風號

刊號:CN61—32 郵發代號:51—20

合作、轉載等事宜聯絡

微信:Christine121baby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029-89370002

專注|深度|權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