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連續20日收盤價低於1元 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退市決定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陸肖肖 北京報道

經歷了一年多的風雨飄搖之後,中弘股份最終難逃退市的命運。

11月8日,深交所作出了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中弘股份成爲首家因股價連續低於面值而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

深交所文件顯示,2018年8月15日,中弘股份公司股票收盤價首次低於面值(1元)。2018年9月13日至2018年10月18日,公司股票連續二十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1元),屬於《股票上市規則》第14.4.1條規定的終止上市情形。根據規定,中弘股份股票於10月19日起停牌。經過一系列程序,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中弘股份將自2018年11月1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爲30個交易日,證券簡稱將變更爲“中弘退”,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爲10%。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另外,公司股票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的四十五個交易日內,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掛牌轉讓。

面對重重危機,中弘股份曾多次展開自救,但積重難返,三次重組最終均宣告失敗。今年3月,背後站着中國華融的深圳港橋曾有意重組中弘,但該計劃於兩個月後流產;6月28日,接盤俠新疆佳龍現身,但由於種種因素,合作最終告吹;公司第三次聯絡的重組方加多寶,最終是烏龍一場。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中弘股份經歷了管理層出走、經營持續困難、債務違約等問題,這些因素均爲中弘股份退市埋下了伏筆。截止到10月30日,中弘股份公司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爲78.2億元,全部爲各類借款。

不僅債務問題無從處置,更嚴重的是,公司經營已經難以爲繼,中弘股份1-9月份已經虧損18.8億元。中弘股份在之前的公告中也指出,因管理不善,資金緊張,在建地產項目基本陷入停工狀態,只有部分在售地產項目在進行銷售,房地產經營業務核心團隊及對應人才不斷流失,就主營房地產業務而言,公司已不具備競爭力。公司面臨多起訴訟,已陷入嚴重經營困難,持續虧損。

對於中弘股份最終退市的命運,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中弘股份退市是其本身經營不善造成的,他的很多項目被抵押或轉讓,使得市場的恐慌情緒增加,各類重組動作也難以推進,大盤的持續低迷,則成爲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導致中弘股份退市。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隨着退市制度的推進,越來越多類似於中弘股份這樣的績差股不斷下跌逼近面值,其退市風險加劇,投資者應注意迴避相關公司,以免踩雷。中弘股份的最終退市,對於以往低價股尤其是超低價股炒作的固定思維方式將是一個重大打擊,投資者應遠離問題股、績差股。

責任編輯:張蓓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