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銷量目標突破可期 續航提升助產業發展

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車銷量11.7萬臺,環比增19.1%,同比增84.8%。乘聯會稱,此前調高的新能源乘用車90萬的年度預測應能突破。另工信部發布第11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工況續航達5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首次進入目錄。太平洋證券認爲,隨着新能源車高續航車型不斷推出,消費者的里程焦慮逐步減低,新能源車個人消費市場有望加速打開,關注隔膜和正極材料產業鏈,相關公司包括當升科技、恩捷股份等。

||##PG##||

當升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當升科技:正極材料持續放量,三季度單季淨利通比增長140%

當升科技 300073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裘孝鋒,陳冠雄 撰寫日期:2018-11-02

事件: 公司2018 年三季報公告:2018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78 億元,同比增長72.6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5 億元, 同比增長12.00%;三季度單季實現淨利9252 萬元,同比增長140.86%。

點評:

1.三季度淨利大增主要來源於鋰電正極材料銷量的高速增長和盈利水平的提升。據乘聯會數據,2018 年1-9 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60 萬臺, 同比增長近一倍,三季度單季乘用車銷量25.37 萬臺,環比增長7.8%。公司多元正極材料江蘇海門二期項目逐步放量,毛利率提升,三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19.7%,比上半年上升5.8 個百分點。

2. 公司在鋰電高鎳多元正極材料領域深耕多年,目前已形成了高容量、高壓實、高電壓、單晶形貌且性能穩定的多系列高鎳產品體系。高鎳動力NCM811 受到客戶高度評價;動力NCA 材料完成中試工藝定型,預計年內批量推向市場;下一代鋰電正極材料固態鋰電材料和富鋰錳基材料也有專門團隊在開發。

3.規劃建設10 萬噸/年鋰電正極材料新基地。公司高鎳正極材料的生產主要在江蘇海門,一期、二期已經建成投產,目前在全力推進三期工程的建設,同時爲了抓住市場機遇,緩解公司產能瓶頸,公司規劃在常州建設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新基地遠期規劃建成年產能10 萬噸高鎳鋰電正極材料,其中首期規劃年產能5 萬噸,總投資額33.55 億元人民幣,分步建成投產。

投資評級: 公司在高鎳多元正極材料領域深耕多年,且又在常州規劃了10 萬噸正極材料的新基地,未來業績可期,我們維持業績預測,預計18-20 年EPS 爲0.59、0.75、1.02 元,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不及預期;新產能投放不及預期。

||##PG##||

恩捷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創新股份:上海恩捷將於三季報並表,1~9月歸母淨利潤預增320%~370%

創新股份 002812

研究機構:華金證券 分析師:林帆,肖索 撰寫日期:2018-08-24

事件:8月22日,公司發佈2018年半年報,2018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2億元,同比下滑6.47%,實現歸母淨利潤0.42億元,同比下滑35.7%,業績下滑在公司預告範圍之內,符合預期。公司預計1-9月,歸母淨利潤變動範圍爲4.3億元-4.8億元,同比增長320%-370%。 傳統業務業績下滑無礙恩捷並表後的高增長:公司傳統主業業績下滑,是因爲特種紙產品市場變化導致競爭加劇,菸草配套產品(煙標、特種紙及其他產品)銷售未達預期。原材料紙張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升,BOPP煙膜、無菌包裝、特種紙毛利率均有所下滑。公司預計1-9月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爲溼法隔膜龍頭上海恩捷的並表。公司已於7月20日公告,完成上海恩捷約90.1%的股權的收購。恩捷承諾2018年-2020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55億元/7.63億元/8.52億元。

前三季度業績預增3.2-3.7倍,全年利潤大概率超業績承諾:公司二季度傳統主業歸母利潤0.18億元,三季度或繼續下滑至0.15億元。基於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可推算出前三季度上海恩捷並表利潤範圍爲3.73億元-4.23億元(上海恩捷前三季度利潤範圍爲4.14億元-4.7億元)。根據恩捷產能推算,2018H1出貨量約1.6億平米,對應營業收入4.63億元,淨利潤約2.21億元,淨利率47.8%。由於產能仍在爬坡期,目前單月出貨量約0.5億平米,下半年月均出貨量有望達0.55億平米。按0.5億平米/月出貨計算,對應Q3利潤約爲2.06億元,則前三季度保守預計恩捷的淨利潤爲4.26億元,與通過業績預告下限推算的業績相符。全年來看,公司隔膜出貨量有望達到5-5.5億平米,恩捷貢獻的淨利潤大概率超業績承諾。

投資建議:我們認爲上海恩捷的隔膜產品具備顯著的成本優勢、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市佔率行業領先。隨公司持續擴大海外核心客戶的供貨量,預計公司隔膜產品整體平均價格能夠保持相對穩定。我們維持公司2018年-2020年歸母淨利潤7.37億元/9.32億元/12.56億元的預測,維持每股收益分別爲1.48元、 1.87 元和2.52元的預測,維持“買入-A”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海外客戶拓展不及預期,產能釋放不及預期。

||##PG##||

凱中精密(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凱中精密:換向器龍頭企業,深入佈局新能源車三電系統

凱中精密 002823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馮勝 撰寫日期:2018-06-13

換向器龍頭企業,收入穩定增長。換向器,伴隨着直流電動機的產生而出現的,是中小型及微型電機的重要組成部件。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微特電機與組件分會測算,2015年全球換向器需求量爲64.67億隻,需求規模爲124.38億元;中國換向器需求量爲33.62億隻,需求規模爲67.46億元,佔全球市場54.20%。公司是全球換向器龍頭企業,2015年全球市場佔有率爲12.11%。2017年,公司換向器業務保持競爭優勢,收入穩定增長;實現收入10.09億元,同比增長15.05%,佔營業收入比重72.86%。

大客戶優勢明顯,產能瓶頸有望突破。公司定位高端核心精密零組件,始終瞄準國際知名企業發展業務,是博世、戴姆勒、日本電裝、採埃孚、馬勒、比亞迪、德昌電機、法雷奧、萬寶至、大陸、電產等全球知名客戶的優秀合作伙伴,並與多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2017年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達45.47%。募投項目長沙基地一期已於2017年12月正式投產,2018年內公司將完成二期基建工程,深圳坪山基地將在2018年7月正式投產。新生產基地建設並投產後將有效突破產能限制瓶頸,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緩解公司目前生產場地不足的現狀,提高公司市場佔有率和盈利能力。

收購德國SMK100%股權,深入佈局新能源車三電系統。2018年5月,公司全資子公司凱中德國擬以2,539.39萬歐元(摺合人民幣1.95億元)收購SMK100%股權,凱中德國全資子公司凱中GVM擬以2,820.00萬歐元(摺合人民幣2.19億元)收購SMK生產經營用廠房及土地。SMK成立於1950年,是一家領先的、主要爲汽車行業提供高科技零件和功能零組件的德國製造商,擁有多項專利,爲客戶提供汽車動力熱交換系統、氣體交換系統等核心零部件,在斯圖加特(著名的汽車製造中心)和德累斯頓(戴姆勒奔馳新能源汽車電池基地)擁有全自動化生產基地、原型製造能力和研發中心。此次收購完成後,將進一步支撐公司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電控”三電系統的佈局。

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暫不考慮收購德國SMK100%股權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預計公司2018-2020年淨利潤分別爲1.72億元、2.28億元、3.16億元,對應EPS分別爲0.59元/股、0.78元/股、1.08元/股,按照2018年6月12日收盤價14.84元計算,對應PE分別爲25、19、14倍。我們認爲公司作爲換向器龍頭標的,質地具備稀缺性,首次覆蓋,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PG##||

特銳德(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特銳德:公司股東擬發行可交換債,緩解風險,進一步推進充電網布局

特銳德 300001

研究機構:新時代證券 分析師:開文明 撰寫日期:2018-11-08

控股股東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無異議函:

特銳德控股股東德銳投資申請發行面值不超過6億元人民幣的2018年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符合深交所轉讓條件,深交所無異議。本次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將部分用於償還德銳投資的股票質押借款,降低質押率,緩解風險;剩餘部分用於支持公司業務發展,進一步推動公司電動汽車充電生態網的建設。

引入優質國有資產,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基於對特銳德的發展戰略及未來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山東國惠、巨峯創盈等國有資本擬認購德銳投資發行的可交換公司債券。

本次控股股東通過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引入優質國有股東,並積極促成其轉換股份,有利於優化、完善公司股東結構。公司於2014年成立“特來電”,進入充電樁行業,目前已經成爲行業領軍者,已累計投建充電樁約19萬個,上線運營超過12萬個,日充電量達360萬度,累計充電量突破14億度,充電網格局基本形成。本次引入優質國有資產,有利於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充電板塊進入收穫期,2018年有望達到盈虧平衡:

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充電量約7.5億度,較2017年同期增長167%,日充電量達350萬度,較2017年同期增長165%。2018H1公司充電板塊虧損3千萬,前三季虧損約1千萬,預計2018年全年累計充電量有望超過11億度電,公司確認收入電量約6億度,充電設備全年銷售額約爲8億-10億元。

2018年全年公司充電板塊業務有望實現盈虧平衡。2019年公司將以共建模式繼續擴大充電樁領先地位,隨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公司充電樁利用率穩步提升,即將進入收穫期。

看好公司充電網即將進入收穫期,維持“推薦”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淨利潤分別爲2.96、3.94、5.52億元,對應EPS分別爲0.30、0.40、0.55元。當前股價對應2018-2020年PE值分別爲47、35和25倍。看好公司充電網即將進入收穫期,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充電樁市場競爭加劇,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

||##PG##||

比亞迪(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比亞迪:新能源銷量靚麗,盈利環比改善

比亞迪 002594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劉洋 撰寫日期:2018-11-01

業績總結:公司公佈2018年三季報,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889.8億元, 同比增長20.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5.3億元,同比下滑45.3%, 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65億元。2018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48.3億元,同比增長20.5%,實現歸母淨利潤10.5億元,同比下滑2.0%。

銷量保持高速增長,盈利能力環比改善: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14.3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爲13.5萬輛,同比增長約97%,其中第三季度受益於全新唐、改款宋等新車型的帶動,單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銷量6.4萬輛,同比增長約90%。傳統汽車方面,宋MAX 單月銷量破萬輛,持續熱銷。受補貼政策退坡影響,前三季度毛利率爲16.4%,較去年同期下滑3.4個百分點。但隨着補貼政策由過渡期向正式期轉換,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環比大幅度改善,達到17.2%,受益於此公司單季度扣非利潤由負轉正。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含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率分別爲4.7%、6.9%、2.5%, 分別同比變動-0.1%、0.1%、0.3%。

王朝系列迎產品強週期,公司市佔率有望穩步提升:新能源汽車方面,公司今年上市了全新一代唐,秦pro、宋改款等多款重磅車型,在持續提升性能的基礎上,憑藉Dragon face 的設計彌補了比亞迪在車型設計方面的短板,產品力從而得以進一步提升。後續公司將會陸續推出唐純電版本、全新一代宋等車型, 將進一步豐富和加強比亞迪王朝系列的競爭力,公司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公司逐步實現了新老產品的更替,F3等老款產品將逐步退出市場,王朝系列的燃油版將形成全新的產品體系,有望帶動公司燃油車業務的穩定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公司爲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企業,王朝系列產品將迎來產品強週期,公司市佔率有望持續提升。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爲29.3/36.3/44.1億元,EPS 分別爲1.08/1.33/1.62元,對應PE 分別爲44/36/29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或大幅波動;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及預期;補貼大幅退坡等風險。

||##PG##||

亞太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亞太科技:業績平穩增長,產能釋放助力新突破

亞太科技 002540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劉崗 撰寫日期:2018-10-25

事件:公司發佈2018年三季度報,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2億元,同比增長10.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億元,同比增長35.1%。

銷量同比上升,淨利潤實現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受益於下游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及車身用鋁需求增加,公司銷售穩定增長,同時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非汽車行業需求穩定增長,公司產銷兩旺,業績穩步上升。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3%,淨利潤同比增長56.2%,主要原因一方面由於公司產能提升,開發非汽車領域產品,提升產能效率,另一方面公司將閒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獲取收益。

在建項目安裝調試導致成本上升,擠壓利潤空間。公司前三季度綜合毛利率爲20%,同比下降3.1%,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0.7%,營業成本同比增加11.6%,成本漲幅大於收入漲幅主要原因是公司新擴建的8萬噸高性能鋁擠壓材項目仍處於運營初期,機器設備調試期較長,因此承擔的固定運營成本和調試費用較高。

產品結構拓寬,有效降低市場風險。公司積極拓寬行業領域,在保持傳統汽車行業穩定收益的同時,拓寬航天航空、軌道交通、海水淡化等其他工業領域,搶佔市場份額,爲公司豐富產品結構,拓寬行業應用,降低下游客戶集中風險,減少傳統汽車行業波動對公司帶來的影響。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或成爲新利潤增長點。隨着汽車巨頭加快新能源汽車佈局以及各地政策推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繼續快速發展,對輕量化材料鋁合金型材的需求將會持續提升,公司爲新能源汽車投產的主要項目包括8萬噸高性能鋁擠壓材項目、6.5萬噸新能源鋁材項目和4萬噸輕量化環保型鋁合金材項目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製造車間項目,預計於2020年陸續完工,將持續釋放產能;未來隨着多個項目建成產能逐步釋放,公司2020-2025年將實現約25-30萬噸的鋁擠壓材產能,其中較大部分將應用於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有望在此領域實現營收及利潤大幅增長。

盈利預測與評級。我們預計2018-2020年EPS分別爲0.31元、0.38元、0.47元,對應PE分別爲13倍、11倍和9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產能釋放或不及預期的風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