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還沒小程序通道的司機請注意 我們馬上就要發車了

前天,馬化騰在烏鎮領了個獎。獲獎的是小程序,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佈活動”上被評爲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小程序是中國IT行業裏,一個真正能夠影響到普通程序員的創新成果。” 馬化騰表示,小程序打造了一個“不受限”開發環境,爲“跨系統開發”這個世界難題給出中國的解決方案。在另一端,打通了線上與線下的邊界,架起了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橋樑。

曾經:夢想很貴

曾幾何時,在北京,每一個咖啡館裏都種着一茬創業者在聊開發,又在資本的春風下,全都發芽了。這是2013年的光景,那年創業形勢一片大好,大家都想着把一個idea、一紙BP變成一個app,靠它改變行業甚至改變世界。

但很快,市場證實了這個結果,從低估了移動app的成本開始。

開發一個app的費用成本主要在於開發人員配置和開發的時間。一般移動產品的第一版 app,從研發到上線至少需要 4 個月的時間。一個20個頁面,包含50個常規功能,需要同時開發ios和安卓客戶端的產品就需要更多人力投入,這個功能簡單的開發,第三方給出的報價是50萬。

更多的估計不足在產品上線之後。對於用戶而言,app下載需要消耗更多的流量和時間,除了消耗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外,這種需要通過搜索或者二維碼再下載到手機的方式,也造成營銷路徑和營銷成本過高。隨着線上的流量紅利消耗殆盡,獲客成本已上升到幾百元。

這還不算後期的維護和溝通成本,不管是自建開發團隊還是技術外包,在今天來看,app開發都已經被看做一種過重的模式,再也得不到資本的傾囊相助。用技術開拓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用創意吸引用戶的空間也在壓縮,曾經一天多次打開的應用商店正在被用戶逐漸冷落。

從去年開始,創業熱潮褪逐漸冷卻,資金鍊斷送了絕大多數初創公司的命,資本在退潮時也從不顧忌情面。互聯網創業圈融資進入寒冬期,不少項目因爲融資困難相繼倒閉。從直播到孵化器,曾經紅極一時的行業們相繼迎來了洗牌。

與之相伴的,大公司的超級APP開始承接下一個流量入口。這不僅僅是事實,也讓他們開始着手在入口處搭建起服務,讓風口的持續成爲可能。如今,用戶端的遷移已成定局,微信已經成爲比PC時代瀏覽器還要大的超級入口。

毫無疑問的,“微信互聯網”已經成爲新平臺,小程序本身已經成爲中國編程從業者的熱門編程環境和語言環境。

7月11日,在第七季微信公開課的小程序專場,官方發佈了小程序最新數據,已上線小程序超過100萬個; 超過150萬開發者加入;已有5000多個第三方平臺;每日人均打開小程序次數爲4次……

現在:理想很近

如今,作爲超級APP的微信在用戶端的積累已經完成,但商業端的遷移纔剛剛開始。

兩年前,很多人把上線之初的小程序帶來的機會比作13年前的淘寶,7年前的微博,3年前的微信公衆號。而未曾一觸即發的勢頭也着實讓輿論引發低谷之說,現在來看,小程序下建立起的生態或許與之前都不一樣。

對於創業者而言,小程序的開發和獲客成本都較低,也必然促使原先依附於公衆號、傳統APP的企業和個人快速向小程序遷移。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機會也將有一部分通過這個橋樑實現,甚至更廣泛,更深入。

社交變現的無窮想象力,使連咖啡Coffee Box成爲了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樣本。起初,以微信服務號替代門店,連咖啡發明了自己的一套玩法。建立在分享基礎上的“咖啡庫”和個人的“成長咖啡”體系。讓用戶在公衆號下單的咖啡可以存放、轉贈,後者可以通過消費積累獎勵刺激更多消費。

藉助人際關係進行產品及品牌的流轉,連咖啡的服務號積攢下了數百萬的粉絲,爲其嘗試小程序打下了基礎。今年4月份,連咖啡上線的拼團購成爲爆款,這也標誌着他們從公衆號正式進軍小程序。

4月10日,拼團上線當天,在沒有外部推廣的情況下,3小時內,近10萬人拼團成功,第一天PV近300萬;小程序還爲連咖啡的服務號引流近20萬消費用戶,其中當天主推爆品牛油果雪昔半天就賣掉一個月庫存。

小程序的展示能力更強,被用戶點擊的概率更大,轉發的體驗也更好,連咖啡CMO張洪基認爲小程序是先天適合在微信羣裏流轉的載體。好的產品+拼團的玩法是小程序引爆的基礎保障,商家的超低價格,給了引爆拼團一劑超強催化,新流量獲取的效率大幅提高。

通過給公衆號賦能,打穿微信的社交關係、內容體系、交易場景連成一個生態體系。小程序讓生活服務、工具類、社羣社交類等領域的創業門檻大大降低。

未來:消費到產業

而對於線下企業而言,通過小程序將這些能力賦予給線下,流量輸送。幫助傳統企業實現互聯網升級,方便、快捷的鏈接線上線下,真正實現場景化服務。在這個層面上,小程序將是繼企業APP、淘寶天貓後又一個爲企業迎來巨大流量紅利的新機會。

8月27日宜家用小程序開了一家“快閃店”。從27日上午10點到28日下午3點,一共有226萬訪問量,共有2895個訂單,售出2952個套裝(除取消的訂單),其中45%訂單來自目前沒有宜家商場的城市和地區,55%訂單來自有宜家商場的城市和地區。

這對於一個在全國範圍內,線下擁有25家門店線上卻動作緩慢的老牌進口傢俱商城來說,是跨越線上的一大步。宜家官方公衆號共有1500萬粉絲,通過在開店前推文告知、預約“開售提醒”,在上線之日又一次推送提示,有效激活線上粉絲參與互動。

而對於後端,“快閃店”支持全國149個城市和地區的銷售和物流,突破了原先20個城市25個商場的侷限。作爲一次短平快的嘗試,對人力、精力要求並不高,能給企業留有足夠時間發現問題、糾正問題,也爲下一次活動打好基礎。小程序屬於品牌自身的服務體系,其產生的商品和會員數據都由宜家自己掌握,屬於品牌自有渠道。

這與宜家自有APP的效用並不衝突,彌補了社交傳播上的空白,使品牌形象更加鮮活,激活並鏈接到更多的人。這也完全符合了微信對小程序的定義,它並不是傳統APP的取代,而是垂直細分領域的深化,在這個各個行業產能過剩的時代,真正把單點能力做到極致。

微信正在做的試圖把小程序打造成一個去中心化平臺,APP的功能在未來會被拆解,在小程序裏以獨立的服務形態呈現,把各方無縫地串起來,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多種可選擇的服務。實現了微信生態內流量的鏈接,這個強大的鏈接器,爲閉環而生,也爲交易而生。

一切如張小龍所言,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隨地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

通道正是小程序的意義所在,卻遠非目的所及。在這個通道中,服務C端用戶的經驗與B端企業用戶的需求自由流動,生產製造與消費服務的價值鏈被打通,小程序將以獨特的C2B方式連接智能產業,服務產業、也服務於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