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健全體系、納入考覈、專項整治……海東壯大河湖管護“人才庫” 

↑點擊上方“海東時報”免費訂閱

近年來,海東市以保護水資源、管理水域岸線、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爲主要任務,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爲總體目標,採取重點措施,提升工作能力,加大整治力度,穩妥推進河湖長制工作。

在組織領導方面,海東建立健全政府績效評價體系,通過聽證、論證、專家諮詢等形式,聽取公衆意見,實現“河長制”工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開闢了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新路徑。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等6項重點任務進一步細化實化,各級河長職責、牽頭單位、配合單位、責任單位進一步明確。全市所有水體實現了河長制全覆蓋,共確定3條河流乾流、137條支流、72座水庫、8處重要水源地、2座湖泊、4處溼地的河湖長,明確了責任,壓實了擔子。率先在全省創建了“4+1”河長體系,進一步明確各級河湖長管、治、保“三位一體”的責任,市、縣(區)全部設立河湖管理辦公室。

海東堅持制度推動,將河湖長制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覈,完善監管檢查、聯合執法目標評價考覈等長效機制,全面設立責任臺賬。積極開展河長巡查工作,重點對河面河岸保潔、異常排放、傾倒垃圾廢渣等問題進行巡查。截至目前,市級河長巡河29人次、縣(區)級河湖長巡河巡湖618人次,鄉、村級河長巡河8萬餘人次。創新隊伍崗位設置,給河湖管護壯大“人才庫”。在建立四級河長的同時,在村一級設置河道保潔員等崗位,每週開展2次巡查。

同時,深入開展清河行動和“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強化污水直排問題整改,嚴厲整治亂佔、亂建、亂採、亂堆行爲。堅持與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實施120個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重點開展村莊河道治理和河道兩岸違法建築整治;與國土綠化相結合,緊盯黃河流域海東段幹流、支流河道兩岸,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造林“大會戰”活動,植樹造林1.2萬畝,着力打造河道生態屏障。大力實施水環境治理項目,2018年已爭取中央及省級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共5179萬元,加快實施循化縣清水河、平安區祁家川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及民和水質自動監測站重建工程,大力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樂都工業園西區污水處理設施、臨空綜合園平西經濟區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等污水處理設施主體工程均已完工。

時報特約記者 羅藏

監製/徐青  責編/雪歸   編輯/趙娜

本報新聞熱線:0972-8689599

覺得不錯,請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