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9年生於齊州臨淄(今山東章丘)的房玄齡,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宰相,任宰相32年,一生充滿傳奇,被稱爲唐朝“開國賢相”,可謂名滿天下,婦孺皆知。廣大讀者提起房玄齡,往往對他如何運籌帷幄、清正廉潔、一生謹慎及他“醋罈子”老婆、“駙馬爺”兒子等津津樂道,有意或無意識忽視其父房彥謙教育培養之功。其實,他的爸爸房彥謙從小就是智慧過人。《隋書·列傳卷三十一》說,清河(今山東河北一帶)人房彥謙,自幼喪父,哥哥房彥詢覺得弟弟“天性聰穎有悟性”,便教他讀書寫字,以致房彥謙七歲就“誦數萬言”,親戚朋友都認爲這孩子很奇特;房彥謙15歲過繼給叔叔房子貞,侍奉繼母超過親生母親,後爲繼母守喪5天不進食;“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終禮,宗從取則焉。”這話的意思是,遇到親戚的喪期,必定以粗米、草菜爲食,盡到禮節,宗族中的人都以他爲榜樣。由此可見,房玄齡的父親,這個從小就沒爹孩子,未成年就以學習成績和堅守孝道聞名鄉里,並在家族中脫穎而出。

房彥謙墓

房彥謙碑

房彥謙過世後,李百藥爲其撰碑文,歐陽詢爲其書碑。李百藥是24史中《北齊書》的作者,撰寫碑文的時候已經66歲,歐陽詢當時也74歲。兩位花甲之人應邀爲房玄齡的父親撰文書丹,從另一個角度表明了房彥謙的德高望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