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這家店是在躲雨的時候發現的。

下了兩週的雨,城市籠罩在沉悶的空氣中,整個人都有點不好。還好我們遇上了娜娜和她的Bon——淋着雨也要去的烘焙咖啡屋。

Bon提供的咖啡是從維也納精選的JuliusMeinl(小紅帽)。JuliusMeinl作爲奧地利國寶級咖啡品牌,起始於1862年。

Julius Meinl採用傳統的方式混合咖啡豆,生豆主要來源於阿拉比卡高地,咖啡採購和品嚐師運用最高的標準來控制生豆質量。

推門入店,咖啡磨豆機低沉地轟鳴,能聽到咖啡豆碎裂的擦咔聲;咖啡師從Dalla Corte咖啡機下一杯接一杯取出帶着金黃色Crema的濃縮。

馥雜的咖啡香氣隨着飄散在空氣中的油脂充滿整間小店,將人從潮溼陰鬱的雨季隔離開來,置身溫暖乾燥的西班牙廣場,嘈雜的人聲中似乎能聽到此起彼伏的Buongiorno。

午後,從Bon的一杯咖啡開始。

咖啡店面積不大,容納二十人以內。複式結構的LOFT把人氣聚集在二層,透過開闊的玻璃窗,可一望溼漉的雨中街景。

黑板手繪的主題牆與極簡木製傢俱搭配相得益彰,灰、白、綠的空間色調即清新又明亮,小憩、閱讀、工作、聊天都是不錯的選擇。

Bon的週末應該是熱鬧的,各式沙龍分享活動留下的攝影海報、繪圖畫筆和顏料、閱讀畫冊分別擱放在一邊。

“你必須試試這個”娜娜指着櫥窗裏的紅絲絨蛋糕,熱情興奮地說,“這是我們的招牌,在成都很少地方能喫到這麼地道的”。

娜娜是Bon的美女老闆,熱情大方,做着專職歐洲領隊的工作。“忙的時候落不下腳,月月飛,不忙了呢,會想念的很,想趕快飛去呆會兒。”

“最喜歡在意大利的日子,任意挑一家咖啡店,什麼也不幹,就那麼舒舒服服地坐着,喝到的每一杯咖啡都是值得懷念的。”

娜娜十分想把意大利散漫卻不乏精緻的生活方式帶回來,這樣哪怕有段時間去不到大洋彼岸,生活也不會褪色。

Bon櫥窗裏陳列售賣的烘焙西點,皆來自歐洲房子獨家特供,“我天生無法抗拒甜點的誘惑,喫的多了,便對品質要求特別高”。

開店之初,拉拉嚐遍了成都大街小巷的“網紅”甜品,“都還是少了些地道的歐洲味兒”,直到喫到歐洲房子的紅絲絨,“對的,就是這個味道,綿密紮實,和我在歐洲喫的不差分毫!”娜娜說,當時她差點興奮地原地蹦起來。

敲定了與歐洲房子合作出品所有西點,娜娜對Bon的格調更加自信了。品牌過硬、原料新鮮優質、健康低糖、無人工添加,真正的老派歐洲味道從一塊杏仁曲奇、一個紅豆麪包、一塊藍莓輕芝士原汁原味體現出來。

一花一草、一漆一飾,一杯一碟,都是拉拉親手親歷挑選的,人在遠方時,心裏沒有一刻不掛着。

“因爲工作的關係,兩邊兒是有時差的,熬夜成了常事”,飛來飛去,忙碌而快樂。“有很多有趣想法都想在這個店實現,只能一步一步來。”娜娜咬了咬嘴脣。

“怎麼有趣,比如說呢?”

“讓比利時人來教大家法語怎麼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