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檔節目給予所有人對詩的迷醉

人生自有詩意,詩詞對於所有國人而言有着無法抹去的印記,無論是從兒時就朗朗上口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的輕鬆自在,或是中學時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人生感嘆,及至“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對生活的企盼,人生的每個時期都離不開詩詞賦予給我們的感悟和力量。

近期,衆多觀衆又有了與詩詞相逢、相交、相識的機會,自2019年10月13日開始,由安徽廣播電視臺和《詩刊》社共同打造的大型文化詩歌文化類節目《詩·中國》,在安徽衛視播出以來,以其多元化的創新表達,用綜藝節目拉近了詩歌與時代的距離,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受到業界廣泛讚譽。

今日上午,由安徽廣播電視臺、《詩刊》社聯合主辦的“向民族精神致敬——《詩·中國》創作研討會”在北京魯迅文學院舉行。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家協會主席胡佔凡,中國報業協會理事長張建星,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安徽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朱訓義,安徽廣播電視臺臺長、總編輯聶慶義,安徽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禹成明,《詩刊》社主編李少君、副主編王冰等40餘位詩人、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就節目的選題策劃、表現形式、傳播途徑、社會效益等方面展開深入研討。

創新表達賦予節目全新呈現

與其他詩詞類節目不同的是,《詩·中國》通過多種表現形式介紹一首首詩歌的前世今生,以詩歌爲載體,將詩歌的內涵、意蘊轉變爲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與此同時,《詩·中國》以中國之戀、青春之歌、壯志凌雲、英雄本色、巾幗芳華、鄉愁流韻、守望家園、夢想之光等衆多詩歌表現的母題爲節目的主題,爲觀衆呈現了56首詩作名篇。

安徽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禹成明談到,《詩·中國》將詩的故事分爲三個類型:一個是詩人的故事、一個是詩歌本身的故事,另一個則是與詩歌相關聯的故事。三種類型的故事在八期節目中都有所體現,並根據主題不同,側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在內容呈現上,節目採用更多的藝術形式來展現每首詩歌的情景意境,從朗誦到吟唱乃至於京韻大鼓、元曲、崑曲都在節目中得以充分體現。通過故事,通俗易懂地將詩歌蘊含的情感、歷史、文化傳遞出來。

在詩篇的選擇上,節目組與由北京大學、上海大學、安徽師範大學以及《詩刊》社共同組成的專家團隊深度合作,古典詩詞和現代詩歌比例基本持平,首選經典篇目。

《詩·中國》不僅是對中國偉大詩歌傳統的一次致敬,也是在當代對中華詩歌傳統的成功續接。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不僅作爲節目嘉賓參與了《詩·中國》的錄製,而且對這檔節目的時代和現實意義有着特殊的理解。在他看來,中國是個擁有5000年文明的大國,詩歌文化源遠流長。通過對詩歌進行電視化的表達,營造了一種“在場感”,在詩歌與觀衆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之橋,讓詩歌文化得以融入當代人的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始終從中華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來看待優秀傳統文化,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吉狄馬加表示,安徽廣播電視臺推出的《詩·中國》,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有效的載體和抓手,同時也是貫徹落實關於文藝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的具體實踐。吉狄馬加呼籲更多的詩人、詩歌組織能夠支持甚至參與到《詩·中國》的製作中,讓其獲得持續的生命力。

“看了幾期節目後,內心深處湧動着感動,節目‘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詩的記憶、詩的激情和過去詩意的時代’。”中國報業協會理事長張建星認爲,《詩·中國》每期節目一個主題,導向鮮明,散發着濃郁的正能量。“節目製作無論是外景還是舞臺,無論是詩詞的選擇還是朗誦,都是精雕細刻,讓人看到了節目團隊的一顆匠心。”

“在電視收視競爭十分激烈的當下,安徽廣播電視臺推出《詩·中國》,把小衆的詩歌題材作爲節目內容,並有膽量和勇氣在黃金檔播出。這是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表現,體現了安徽廣播電視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談道。

更讓胡佔凡讚賞的是,《詩·中國》摒棄了衆多詩詞類節目採用的“選手互相PK”的模式,用了綜合性的藝術表達手段,“各藝術門類的表達方式適合電視使用的基本都用到了”,十分多姿多彩,讓觀衆把目光投向作品內容而非選手間的比賽,實現了節目模式的創新。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向雲駒認爲,《詩·中國》開創了一種電視綜藝節目新的表達樣式,因爲節目涵蓋了音樂、舞蹈、美術等多個藝術門類的元素,同時使用了朗誦、訪談、外景拍攝、故事講述、情景再現等多種表達手段。同時,向雲駒建議今後的節目,可以強化詩歌內容的專業性,提升專業深度;而在詩歌的選擇上,可以適量拓展範圍,如增加一些現代詩歌、少數民族詩歌和民間歌謠,在節目主題上,可以更豐富一些,如可以增加愛情主題、“一帶一路”主題等。

《詩·中國》在爲觀衆帶來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繹,講述一個又一個奇妙故事的同時,也爲觀衆臨摹了一幅幅充滿了“畫有詩情、詩有畫意”的詩情水墨畫,爲“詩歌般的生活,生活裏的詩歌”作出了全新的註腳,也爲新時代的生活獻上了一曲宛轉悠揚的藝術之歌。

文化爲核背後的家國情懷

“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片的氣質”,這是《詩·中國》留給安徽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朱訓義的印象。他看了節目後,覺得節目“有看頭、有品頭、有想頭,讓人難忘,也讓人難捨,讓人激勵,也讓人感動”。因爲節目很好地講述了“詩的故事”,把詩人的故事、詩歌本身的故事、與詩歌相關的故事巧妙地串聯在一起,通過故事將詩歌蘊含的情感、歷史、文化傳遞出來,並在故事的講述中很好地表現了詩韻之美,拉近了詩與觀衆的距離,實現了時空的穿越。

看完每期的《詩·中國》,《詩刊》社副主編王冰都會發個朋友圈,讓他沒有想到是,該節目在朋友圈中圈粉無數,收穫了大量的點贊。很多人在其朋友圈留言:沒想到《詩·中國》把詩歌與電視綜藝進行了如此完美的結合。《詩·中國》的熱播,別開生面地拉近了詩歌與時代的距離,通過詩歌之美讚頌祖國河山和民族精神,用節目創新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觀衆奉獻了一場視聽上的文化盛宴。

《解放軍報》文化部主任劉笑偉表示,《詩·中國》的成功爲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新,開拓出新的方向。該節目把詩作爲節目素材,並通過詩歌之美,抒發愛國之情,唱響青春之歌,彰顯奮鬥之志,用創新的方式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電視綜藝節目如何“守正創新”、從“高原”邁向“高峯”帶來了很好的啓示。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一文中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是中國人的印記,它跨越千年時空,凝結人生心路。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北喬說,沒有記憶,就沒有歷史和文化。《詩·中國》用電視節目的形式,喚醒當代人的詩歌記憶,讓詩歌回家,回到當代民衆的生活中,打通了詩歌和生活之間的那種血脈相連的關係,這實際上是在重新打造新時代的中國詩歌精神。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蒲劍看來,《詩·中國》爲高雅文化的大衆化傳播積累了經驗,尤其是先網後臺的播出形式,以及對抖音、微博等多種新媒體渠道的利用,非常契合當代年輕人對視頻節目的觀看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慶祥感觸最深的是《詩·中國》的節目定位:完全以“詩”爲中心,展示了詩的前世今生,講述了詩的故事,傳播了詩歌文化,讓觀衆感受到了詩的美。節目通過挖掘詩詞本身的文化背景與動人故事,講述着一首首詩的“前世今生”,並延伸至當下鮮爲人知的真實事件,將詩韻之美落在闡述“人與詩的故事”上,反映出亙古不變的文化傳承和家國情懷。

《中國廣播影視》雜誌社主編江耀進認爲,《詩·中國》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體現了一個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和文化堅守。在中央電視臺製作人溫天越看來,詩是民族精神氣質的體現,《詩·中國》重新講述詩的故事,也在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我們的民族精神。

“專家們的觀點和意見,既中肯,又解渴,增加了我們將《詩·中國》這檔節目做得更好的信心和底氣。”安徽廣播電視臺臺長、總編輯聶慶義表示,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有了去解讀詩和爲詩做節目的機會,下一步安徽廣播電視臺將認真汲取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力求將《詩·中國》打造得更完美,努力讓其成爲安徽臺的亮麗名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