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倒計時200天活動現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表示,第三屆進博會已簽約展覽面積超過了規劃面積的60%,已報名參展的企業超過1000家。”朗博傑說,中國正處在消費升級快車道,市場前景廣闊,“疫情不改歷峯對中國經濟復甦的滿滿信心,簽約參加第三屆進博會及後續戰略合作,正是這種信心的最佳證明。

(原標題:逾六成展位已簽約:進博會迎大咖,美企仍是主力軍)

“中國的開放,不會因爲疫情而停下腳步。進博會的籌辦,未曾因爲疫情而停下腳步。”

4月18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倒計時200天活動現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表示,第三屆進博會已簽約展覽面積超過了規劃面積的60%,已報名參展的企業超過1000家。此外,還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設立“公共衛生防疫專區”。進博會各參與方,都沒有因爲疫情而停下腳步。

第三屆進博會倒計時200天活動現場。

第三屆進博會倒計時200天活動現場。

當天,第三屆進博會再次向全球的參展商和採購商發出了邀請。對於參展商和採購商而言,疫情之下,這場用孫成海的話來說“將爲各國企業化危爲機,在市場競爭的賽道上‘彎道超車’提供絕佳機遇”的國際盛會,讓他們比以往都要更加期待。

老朋友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18日的活動嚴格控制了現場人數,但大量參與者通過視頻方式接入,全球知名企業代表“面對面”,展開了一場特殊的“雲上進博交流會”。

作爲當天的參展商代表,新西蘭乳企紐仕蘭產品總經理羅伊·範登克(RoyVandenHurk)是進博會的“老朋友”。已連續兩年參展的紐仕蘭,是第三屆進博會食品館的第一家簽約企業。

羅伊表示,從首屆就開始參展的他們,參展面積逐年擴大,參展人員也逐年增加。而疫情沒有影響紐仕蘭對中國市場的期待,團隊目前已經開始着手籌備第三屆進博會的新品。

信心的背後,是實實在在的機遇和不斷刷新紀錄的銷量。

紐仕蘭董事長盛文灝介紹,得益於貿易便利化政策以及進博會的溢出效應,紐仕蘭鮮奶在首屆進博會上創下了100萬瓶的銷量記錄,第二屆進博會則再創258萬瓶的里程碑。目前的周銷量已從進博會前的3000瓶,增至進博會後的3萬瓶,最高達到每週8萬瓶,實現了26倍的增長,是上海口岸進口鮮奶的第一名。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將一如既往地作爲中日經貿關係發展的重要平臺,積極參與第三屆進博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上海事務所所長小慄道明在18日的活動上表示,不少參加了前兩屆進博會的日本企業在展會現場就收穫了大額訂單。

雖然疫情給招展和準備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但小慄道明認爲,正是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才更需要各個方面團結一致。今年的進博會,他們將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食品及農產品、消費品這三大展區組織日本富有特色的中小企業參展。

瑞典企業醫科達中國區副總裁、市場總監劉建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就確定報名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了。在全球疫情暴發的情況下,其實我們是更加期待第三屆進博會的,也更加看重中國市場。”

作爲爲全身腫瘤和腦部疾病提供放射治療解決方案的國際化公司,劉建斌說,希望通過進博會獲得更大的品牌效應和業績。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醫科達簽訂了20多份意向採購合同,總金額超過1億美元。

新西蘭規模最大的企業恆天然不僅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外企之一,而且也是首批簽約第三屆進博會的外資企業。已連續兩屆參加進博會的恆天然,計劃把今年進博會的展位面積再次擴大一倍,達到200平方米。

“通過前兩屆進博會,我們感受到了它所展示出來的強大號召力,這更加凸顯了中國市場對於恆天然的重要性。”恆天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大中華區已成爲該集團在全球範圍內最大、最重要、發展最快的戰略市場,其產品銷量佔恆天然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新面孔

除了連續數屆參加的“老朋友”,第三屆進博會還將迎來許多“新面孔”。

進博局的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已報名參展的企業超過1000家,其中,數十家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將成爲第三屆進博會上首次出現的新朋友。

第二屆進博會上的參觀人潮。新華社資料

第二屆進博會上的參觀人潮。新華社資料

簽下進博會史上第一份展商戰略合作備忘錄的歷峯集團(Richemont)就是“大咖級新面孔”之一。

16日,遠在瑞士的歷峯集團總裁朗博傑與孫成海,藉助網絡完成了簽約——正式簽約參加第三屆進口博覽會的同時,也簽署了展商戰略合作備忘錄。

備忘錄的內容包括:持續參加進博會,引進各類相關展會,參加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等等。這意味着,進博會與展商之間,不僅僅是參展,一種多元化的、全新的合作方式即將展開。

“我們將用歷峯贈送給我們的萬寶龍紀念筆來簽署這份備忘錄。”孫成海在現場簽約時這樣說。

萬寶龍國際是歷峯集團旗下位於德國的一家精品鋼筆、手錶與配件的製造商。除此之外,歷峯集團旗下有卡地亞、梵克雅寶、伯爵、江詩丹頓等一批中國消費者熟知的品牌。

作爲全球領先的精品工業集團和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公司,將在今年首次參展的歷峯集團一舉拿下500多平方米的展覽淨面積,並計劃以“匠心與創新”爲主題,攜旗下珠寶首飾、鐘錶製造、書寫工具以及時裝配飾四大板塊、十三個品牌齊齊亮相。

據孫成海透露,今年1月,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率代表團遠赴瑞士開展第三屆進博會招展推介工作,當時就到訪歷峯集團總部,與朗博傑會面併發出了熱情邀請。經過後續深入對接,雙方不斷落實深化會面成果,合作於今朝落地生根。

在進博會史上摘得展商戰略合作頭籌,歷峯集團也有着審慎斟酌和長遠考量。“多年來,中國是歷峯集團最重視的市場之一。”朗博傑說,中國正處在消費升級快車道,市場前景廣闊,“疫情不改歷峯對中國經濟復甦的滿滿信心,簽約參加第三屆進博會及後續戰略合作,正是這種信心的最佳證明。”

法國米其林集團也是首次參展。作爲全球銷量第一的輪胎生產企業,米其林集團在連續兩屆觀展後,今年果斷簽約。用米其林集團中國區CEO偉書傑的話來說,“我們對第三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充滿信心,更對中國市場和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進博會將成爲拉動全球經濟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共享機遇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了巨大挑戰。

18日的進博會倒計時活動以“共天地同風雨聚進博享機遇”爲主題,提出疫情之下,需要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守望相助;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也具有關鍵的意義。

爲了與全球各方共享進博會帶來的國際貿易、國際投資、人文交流和開放合作新機遇,進博會的籌辦和推介工作持續推進。作爲“買全球、賣全球、惠全球”的國際化平臺,已舉辦兩屆的進博會也越來越受到國際企業的關注。

4月9日,因疫情而被迫喊停的進博會線下海外路演,由別開生面的網上推介會取代——第三屆進博會首場網上海外路演推介會“登陸”德國,向德國海外商會組織的多家行業協會、上百家德國企業介紹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參展情況。

德國海外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關於進博會對於德國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重要性,2019年有40%的德國企業認爲“非常重要”,40%認爲“比較重要”,較2018年僅5%企業認爲“非常重要”顯著提高。

孫成海表示,針對疫情在全球的發展態勢,採取網上推介會等方式,致力於創新招展形式,增強企業參展信心。

事實上,境外企業看好中國經濟的信心以及對於進博會的熱情並沒有因爲疫情而改變,反而愈加珍惜中國向全球開放的機遇。

目前,已報名的參展企業在進博會六大展區均有分佈,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國,其中美國企業依然是“主力軍”。

“進博會將爲各國企業把握全球資源重組的機會,抓住產業鏈重構的歷史機遇。”孫成海說得很自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