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私募年終排名戰提前開打近80只基金業績翻倍 來源:上海證券報

⊙陸海晴 ○編輯 吳曉婧

憑藉對結構性行情的把握,近80只私募基金今年以來業績翻倍。距離年末收官已不足40個交易日,私募年度業績排名大戰愈演愈烈,不少私募正開足馬力,全面進攻。華潤信託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報告顯示,截至10月底,華潤信託陽光私募股票多頭(CREFI)指數成分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創今年以來新高,股票持倉超過八成的基金佔比大幅提升。

有315只產品今年以來收益超過60%

Wind數據顯示,在淨值披露到10月底的基金產品中,今年以來收益超過60%的基金共有315只。其中,134只基金今年以來的回報已超過80%,更有75只基金收益翻倍。

從百億級私募的收益情況來看,旗下的基金大多跑贏大盤。以逆向投資著稱的淡水泉投資今年以來平均收益接近40%;匯聚了鄧曉峯、馮柳等明星基金經理的高毅資產,旗下多隻產品今年以來收益超過25%。

部分私募基金旗下產品表現亮眼。林園投資旗下成立時間滿1年的基金中,有6只基金今年以來收益超過90%。其中,4只基金收益超過100%,最高的達170.36%。

今年表現較爲突出的還有同犇投資,旗下13只基金年內收益超過50%,其中8只基金今年以來收益超過80%。同犇投資總經理童馴認爲,內需增長是確定性最強的投資機會,消費升級的中長期大趨勢不會改變,中國未來必將成爲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消費增長的空間仍然有數倍的機遇,優質消費股具有較確定的機會。

績優私募持股情況揭曉

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三季度,林園投資有2只產品出現在片仔癀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具體來看,林園投資21號私募投資基金三季度小幅減持片仔癀10.09萬股,但依舊持有390.1萬股,位居第六大流通股股東;林園投資29號私募投資基金三季度新進片仔癀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有255.8萬股。

私募排排網測算發現,林園投資雖然看好醫藥股,也重倉了醫藥股,但食品飲料行業今年也爲林園投資貢獻了較高的收益。

林園投資創始人林園曾多次公開表示看好醫藥行業。就醫藥細分行業而言,林園更看好針對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三類病症的藥物。在他看來,這三種疾病對藥物都有“黏性”。

今年業績較爲亮眼的大禾投資仍然堅定重倉順鑫農業。大禾投資旗下4只基金今年以來漲幅超過80%,2只基金翻倍。其中,漲幅最大的大禾投資掘金五號私募投資基金自2017年四季度躋身順鑫農業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後持股數量雖有所變化,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仍在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順鑫農業三季報顯示,大禾投資掘金五號減持480.66萬股,仍持有1159.04萬股,是第六大流通股股東。

類似的還有迎水投資,旗下基金平均收益超過95%,有6只實現了翻倍。數據顯示,三季度迎水投資的多隻產品成爲佛燃股份、新安股份中設集團、菲林格爾、嘉友國際等上市公司的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

私募平均股票倉位創年內新高

從整體來看,10月不少私募吹起了進攻的號角。華潤信託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月度報告顯示,截至10月末,CREFI指數成分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爲73.95%,較9月末上升2.72個百分點,創今年以來新高。同時股票持倉超過五成的成分基金比例爲84.11%,較9月末上升6.54個百分點,同樣是今年以來高點。樂觀的倉位(倉位80%-100%)佔比也有較大幅度提高,較9月末增加了7.48個百分點。

就行業配置而言,10月份CREFI指數成分基金持倉增幅最大的三個行業分別爲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房地產,減幅最大的三個行業分別爲軟件與服務,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食品、飲料與菸草。

華潤信託表示,10月食品、飲料與菸草行業持倉佔比儘管略有下降,但配置比例仍處於歷史較高位置;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行業配置比例在歷史上圍繞10%波動,目前持倉比重則處於這一數值附近;7月以來受科創板影響,技術硬件與設備行業有較大幅度增持,已接近歷史高位。

展望後市,純達基金表示,市場結構性機會仍值得期待,可把握市場震盪帶來的機會,繼續逢低佈局科技與金融板塊中的績優股。

磐耀資產認爲,在震盪市中,應積極佈局估值不貴、景氣度向上的行業和個股,享受估值切換帶來的紅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