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4月20日上午消息,BondCapital合夥人,互聯網女皇MaryMeeker日前發佈《疫情下的互聯網趨勢》報告,在報告中,

2020年4月17日

各位合作伙伴:

我們現在身處的環境以前從未有過。我們每天都在不斷的獲取、吸收從這個新世界傳來的數據,然後進行模式匹配。

在這封形式並不正式的文件中,我們編入了目前顯而易見的趨勢,以幫助我們形成對當前形式的判斷和對未來的洞察。

對於我們投資的企業家的領導,我們一直很謙恭。這些財富在過去兩個月裏得以體現。成立和創建一個公司——指導和重新引導它——從某種程度說,就是一種對於目前正經歷的危機處理的實操練習。駕馭另一個挑戰只會讓強者更強。我們對於您的合作十分感激,也希望我們的觀察能幫您共度時艱。

來自InternetTrendsplusUSA,Inc.的相關參考資料可以在bondcap.com網站找到。

–Mary,Noah,Mood,Juliet,Daegwon,Paul&theBOND團隊

我們的新世界(提綱)

1)2019新型冠狀病毒=震盪+“餘震”

2)病毒+微生物=持續的、週期的災難源

3)有創意的改革家將克服病毒

4)快速變革將在兩個方向驅動增長

•科學家、工程師、相關領域專家將更展現他們的一席之地

•工作生活重新平衡

•數字轉型加速

•作爲經濟增長驅動器,按需服務保持持續增長(對消費者和工人而言)

•在穩定和刺激經濟(和就業)方面政府的角色必須依靠現代科技

•2020=科學和醫療的階梯函數年?

•傳統體育運動=2019新型冠狀病毒後的演變爲其他行業提供了實時發展線索

5)世界不會就這樣結束=我們會熬過去…但是生活將有所不同

我們的新世界

1)2019新型冠狀病毒=震盪+“餘震”

地震就像高速拉鍊撕開我們的地球,地震–1906年舊金山發生的地震每分鐘蔓延138公里。大地震總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高速傳播和影響也有相似之處——截止2020年4月16日,從中國報告第一例確診病例後的94天內,全球有210萬人確診,14.5萬人死亡。全球193個國家中有93%的國家已經報告了確診病例,各國政府的唯一選擇就是實行全所未有的社交管控政策,希望能夠“壓平曲線”。

全球GDP排名前20的國家已經全部實施某種形式的社交疏遠或隔離措施——總體來說,佔了全球GDP的80%和大部分人口。我們也是剛剛開始理解2019新型冠狀病毒對我們生活的顛覆。

冠狀病毒的影響如此強烈,除了被感染的人羣和照顧有需要的人以外,我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從“激烈的競爭”狀態轉換到蝸牛速度前進。從多方面來看,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好像比其他時代更適合生活。

美國已經加緊步伐。鄰居們互相照顧彼此。慈善行爲(通常是本地的)不斷湧現爲有需要的人提供緊急幫助直到有可持續解決方案爲止。而且,超過1800萬醫護人員正在不辭辛勞的英雄般的工作在抗疫一線。

疫情的“餘震”影響包括經濟停滯、失業率快速上升。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和速度,未來幾個月裏,失業率會達到一個世紀前“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水平。幾乎每四個美國工人中就有一人受僱於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面對面的工作中,例如食品服務、招待、零售和其他服務行業。截至一個月前,每五個美國人中就有一人失業。73%的美國人已經表明家庭收入減少。

與1929年9月至1936年12月(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失業率和股票市場相比,過去43個交易日中股票市場有驚人的相似趨勢,只是今天的失業水平實際上上升的更快。

經濟發達國家也受到了同樣的影響,連鎖反應不斷放大,貿易受到影響,全球經濟衰退更更嚴重。

近期政府實施的一些遏制性措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範圍和複雜性配備政府資助貸款、流動資金、刺激計劃等。爲穩定和刺進衰退的經濟,美國政府已經承諾2萬億美元救助資金用於幫助消費者和恢復經濟。美聯儲在購買地方政府債券基礎上,承諾使用超過2.3萬億美元擴大現有的服務於中小企業的公司貸款項目。這些數字還有可能繼續上升。

我們的危機就像九頭蛇,健康、經濟、心理等許多事情同時發作(經濟增長、消費開支、就業、工資等),但是不能有出錯的機會。

在此背景下,政府的4.3萬億美元貨幣和財政援助相當於2019年美國政府收入的124%和20%的美國GDP。簡而言之,相當於2019年總負債和GDP的比爲127%比107%。這一相對好消息的不足之處在於利率已接近於歷史最低,新債務的短期年度成本將相對較低。

這些數字都很大。這也是聯邦政府最快速度和最大規模的干預行爲。不論好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助推器”或“火箭筒”(美國前財政部長漢克·保爾森(HankPaulson)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用的詞)來穩定和重啓日漸衰退的經濟。

也許這些數字還不夠大,畢竟,一個人損失的收入就是另一個人損失的收入等等等等,這一多維度的連串影響仍處於早起階段。

我們正在參與的這一量級的財政貨幣政策的未被證實的測試,我們以前從未遇到過。使用大量資本的這種大規模快速反應機制能在短期內迅速穩定不斷衰退的經濟並重拾經濟增長嗎?錢是一方面,人的信心是另一方面。我們很快就會知曉,我們懷疑第三季度經濟會好於第二季度,但也只是低位上漲。

目前這種多面形勢的主要挑戰包括:

1)需要理解何時人們才能夠安全出門、重拾舊日生活和恢復經濟,這一切都需與個人隱私和公民自由權相平衡。

2)確保政府資助能有效落地,幫助平穩度過經濟放緩階段。

3)幫助企業逐步振作恢復運營,同時要警惕週期性停業風險

4)確保運用有效和創新的方式幫助人們復工復產(和/或接受幫助),以維持經濟長期增長

5)處理好政府債務——經濟景氣時政府債務也在上升——這樣金融困境不會給我們的未來增添過多負擔。(貝格)

2)病毒+微生物=始終如一+週期性的災難因素

人類一直在與傳染病進行着不懈的鬥爭,人類社會日益增長的近距接觸則是這一斗爭的主要推動者。病毒是很常見的東西,但史詩般的可以改變人類世界的病毒則是非常罕見的。

上世紀的病毒都是大規模殺手,均起源於美國以外:1957至58年,亞洲流感導致110萬人死亡(主要在亞洲);1968年至70年間,香港流感導致100萬人死亡(主要在亞洲);2009-2010年,全球豬流感死亡20萬人;2014-2016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區殺死了1萬1300多人;2003年,SARS病毒殺死了8000人。

雖然在最近的歷史上世界其他地區(主要是亞洲)經歷了高死亡率的病毒傳播,但在美國,經歷的上一次病毒大流行是100年前的西班牙流感。不幸的是,3-4代人的時間間隔足以讓人類忘記(病毒帶來的)痛苦,進而對病毒的下一次襲擊疏於防範。

我們的世界已經變得如此漏洞百出,以至於爲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做了完美的鋪墊。

隨着數字連接、航空旅行、跨境流動和貿易的穩步增長,人類日益擺脫物理距離的束縛,頻繁從一個地方前往另一個地方。此外,人類還逐漸從農村等孤立地區遷移到了人口更密集、聯繫更緊密的城市地區。

所有這些人類遷移趨勢使得新冠病毒有機會實現它的夢想——附着在人類或物體表面上搭便車,以每小時數百英里的速度穿越陸地和海洋到達另外一個全新的世界。當新冠病毒到達一個新的地方,在對它進行有效控制之前,它開始安靜地繁殖。這種病毒很聰明,通過長時間潛伏、無症狀傳播和僅導致輕微症狀等手段,使得大多數病毒攜帶者仍可以不停地工作和四處走動,進而使得病毒有機會完全適應全球的環境。

這個病毒對人類來說是一杯難以預測的有毒的雞尾酒:從沒有症狀到……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難……直至最終死亡。

變幻莫測的病毒不僅給感染者帶來了恐懼,也給人類的社會交往帶來了恐懼。在與新冠病毒的戰爭中,人類體驗到了一種無助感——因爲這是一個你無法輕易看到的敵人。

所有人都在專注於這場危機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都在關注/等待/祈禱新冠病毒病例的下降,從而我們可以繼續開始正常生活而不必擔心感染。

好消息是,社交隔離似乎能起作用,世界各國政府都採納了社交隔離建議。全球20個最大的經濟體目前都處於某種形式的封鎖狀態,其中有19個國家是在4周的時間內採取行動,這是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病毒快速應對。

根據世界各地反饋的流行病學數據,我們現在對這一病毒災難有了更多的瞭解,這次的病毒傳播速度比歷史上的任何一次病毒大流行的傳播速度都要快得多:

1)如果不進行干預,新冠病毒感染將指數級增長。

早期的共識是,每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將會導致另外2到3人被感染。在一個平均每人每天與10-15人進行近距離互動的世界裏,這將會導致在傳染階段的數以百計的病毒傳播機會。這一點在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得到了證實,在開始社交隔離之前的幾周時間裏,觀察到病例數每三天就翻一番。這一倍增的時間導致了“可能會有數億人感染”的早期預警的發出。

2)極端的社交隔離措施有效。

在實施控制措施後,各國在兩週內將病例倍增時間延長大約6天,在三週內將倍增時間延長至大約11天。最早進入封鎖的國家在實施嚴格的社交控制大約四周後,即達到了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峯值。到了4月份,全世界每日新增病例數已經基本穩定下來,病例數翻番時間進一步延長至15天左右,這表明我們可能已經接近本次病毒爆發的高峯期。

3)我們仍不知道社會管制的放鬆將會導致什麼。

我們已經瞭解了“完全不干預”和“完全的社交隔離”這兩個極端的情況,但目前仍不清除當放鬆社會管制時將會發生什麼。要放松管制,我們需要100%可用的診斷測試和更快的檢測週轉時間(檢測應在幾分鐘內完成,而不是幾天)。我們需要系統和工具來採取切實步驟和行動,測量病毒帶來的影響衝擊,並反覆尋找最有效的方法來控制住病毒傳播,直到我們開發出疫苗。

如何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採取正確的管制放鬆措施,而不煽起感染傳播的火焰導致病例數呈指數增長,這是一個擺在全世界面前的難題。我們相信在這方面,技術可以提供幫助。

3)有創意的創新者(全球+共同)將超越並擊敗病毒

當人們看到過去幾個世紀瘟疫大流行所帶來的毀滅性後果時,會很容易擔心新冠病毒將繼續在人類社會肆虐。

如今的不同之處在於,在一個幾乎全天候透明的世界裏,由於人類社會的實時全球連接特性,人們對某一問題的廣泛認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科學家和專家開始進行討論/辯論;民衆、企業、企業家和政府都開始不同程度地緊急行動起來。各種行動措施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在以創紀錄的速度進行着。

世界已緊急採取醫療和公共衛生舉措,制止新冠病毒的傳播:

•全球信息共享——約3000篇發表的新冠病毒論文,是先前的在類似的公衛應對階段中發表的傳染病研究論文數的20倍。 

•快速動員臨牀研究——在34個國家進行或完成了約500項新冠病毒干預措施的臨牀試驗

•前所未有的規模——5百萬預期臨牀試驗參與者

在體育界,我們經常談論來自不同時代的夢之隊,如紐約洋基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棕熊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芝加哥公牛隊、新英格蘭愛國者隊、阿拉巴馬大學紅潮隊和金州勇士隊等等——他們的編排、團隊合作和勝利讓人着迷。 

令人欣慰的是,一個由醫學專業人士組成的全球醫療夢之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全天候工作着,以大規模、實時的方式快速共享和迭代信息/實踐/反饋……事實上,他們收集組織發佈了世界各地的各種病毒相關信息,並使之能夠快速被人們所獲取(希望這是有用的)。

此前,這種全球性的基於技術協助的公衛健康快速反應從未發生過,這些快速反應包括了私營部門與政府/監管機構之間的協作與合作在內。

我們很快就會知道,專家(和新思想家)的數據、技術、機器和激情,是否能夠快速對抗並擊敗病毒的快速攻擊。時間非常緊迫,我們希望能儘快實現對病毒的反擊。

持續更新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