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剛剛,美原油期貨暴跌5%!非洲疫情“火藥桶”開始引爆?第二波蝗災來襲,南非“封鎖令”也延期......)

北京時間今早六點,據路透報價顯示,WTI原油期貨開盤跌幅擴大至逾5%,隨後更是跌至2001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截至七點半,WTI原油期貨跌超1美元至17.14美元/桶。股市方面,美股三大股指期貨開盤小幅下挫,道指期貨跌0.38%,標普500指數跌0.44%,納指期貨跌0.43%。現貨白銀也短線下挫

據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2400970例,死亡病例164998例。美國依然是全球疫情“震中”。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實時數據,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月19日晚6時(北京時間今早6點),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755533例,死亡超過4萬例。

在美國、歐洲疫情未達高峯並消耗全球大量醫療資源時,經濟發展和醫療資源都極其落後的非洲大陸疫情也開始惡化,非洲疫情“火藥桶”或許很快就會引爆。

根據非洲疾控中心發佈數據,截至東部非洲時間4月18日19:00(北京時間19日0:00),非洲的52個國家共報告了超過2000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20270例,其中有1025例死亡,4700例治癒。目前報告確診病例超過1000例的非洲國家是埃及(2844)、南非(2783)、摩洛哥(2670)、阿爾及利亞(2418)、喀麥隆(1016)。剛果和布基納法索等確診數較少的國家,病死率卻遠高於平均水平。

在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佈的2019全球醫療質量和可及性榜單中,非洲成爲醫療質量差的聚集區。上週五,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過去一週非洲報告的確診病例增加了51%,死亡病例增加了60%。同日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發布的報告稱,即便是最樂觀的情況下,非洲今年也會有30萬人病亡,而最壞情況可能達到330萬。報告援引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的模型指出,即便非洲國家能落實嚴格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也會有超過1.22億人感染,最多甚至能達到12億。

禍不單行,東非第二波蝗災也來勢洶洶。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佈的評估報告顯示, 3—4月形成的新一波蝗蟲羣,正加劇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等東非國家災情。

此外,昨晚八點,有市場消息稱尼日利亞石油工會將展開罷工,罷工原因是員工被拘留,而被拘留原因則與新冠病毒有關。截至昨晚九點,沙特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88例,累計9362例。雖然確診人數相較歐美國家並不算多,但相比沙特自己月初的1720例增長超過5倍。

面對疫情衝擊,尼日利亞、沙特、南非等國的石油、黃金等大宗商品供給會受到怎樣影響?蝗災衝擊下相關農產品價格會走向何方?

非洲各國醫療條件極差,實際病例數量可能更高

上週五,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由於非洲各國缺少檢測工具,實際病例數很可能比報告的還要高。

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佈了覆蓋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2019全球醫療質量和可及性榜單,榜單中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區則成爲醫療質量差的聚集區。據期貨日報記者統計,目前非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中埃及排名爲111,南非排名爲127,摩洛哥排名爲112,尼日利亞排名爲142,阿爾及利亞排名爲99,摩洛哥排名爲112。喀麥隆排名則爲171。

以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尼日利亞爲例,目前尼日利亞已超越南非成爲非洲第一大經濟體,但當地生產力水平仍十分薄弱,絕大多數的醫療器械和實驗室產品依賴國外進口,醫療衛生條件較差,缺醫少藥的問題比較嚴重。境外醫療旅行成爲尼日利亞人的常見選擇,尼日利亞每年境外醫療旅行費用高達2.5萬億奈拉(約合416億人民幣)。當下各個國家進出境管控十分嚴格,境外醫療顯然無法實現。

世衛組織稱,在大部分非洲國家,每百萬人配備的重症監護牀位僅有約5個,而這一數字在歐洲是4000。新冠肺炎治療中不可缺少的呼吸機在非洲也屬於緊缺品,當津巴布韋出現非洲大陸第一例死亡病例時,津巴布韋當局就坦言,他們沒有呼吸機可以救該患者。

第二波蝗災席捲東非各國,相關農產品價格走向何方?

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佈的評估報告顯示, 3—4月形成的新一波蝗蟲羣,正加劇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等東非國家災情。報告提醒,隨着雨季到來,新一波更爲嚴重的蝗災正在襲來。預計未來蝗蟲羣將從肯尼亞進入南蘇丹和烏干達,蝗蟲數量預計將在數月內增長20倍。

面對疫情和蝗災的雙重衝擊,相關農產品價格會走向何方?

玉米方面,國聯期貨分析師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國內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因進口量很少(主要是美國和烏克蘭等),供求關係主要取決於國內產需及庫存。今年蝗蟲侵入我國北部玉米種植區的可能性很小,但今年草地貪夜蛾對我國玉米的生長或有影響。就全球糧食品種而言,如果非洲造成大範圍農產品減產,那將影響全球整體的糧食品種價格上,並間接傳導至國內相關品種中。因此,非洲疫情及蝗災需要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免引發糧食安全問題。

中州期貨分析師吳曉傑則認爲非洲的情況對大豆影響不大。“非洲即不是主產國也不是主銷國,在國際大豆市場中的佔比較低。對於大豆,主要焦點還是應該放在美洲和中國。目前美國中西部的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種植美豆,下週的周度作物進程報告中即將納入大豆數據。而據天氣預報顯示,美國中西部目前仍偏低溫寒冷,不是播種大豆的適宜氣候,存在天氣炒作可能。”

吳曉傑表示棉花受蝗災影響較爲嚴重,此前的蝗災影響到印度5%和巴基斯坦80%的種植區,合計佔全球產區的5.44%。由於印巴關係的緊張,巴基斯坦轉向對美棉的採購增加,從而對美棉形成了較大的支撐。若蝗災持續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棉花3—4月的播種,將進一步推動棉花價格。印度油菜籽也是受影響較大的作物。蝗災持續可能會導致印度國內油脂供應偏緊,從而增加進口需求,但國際菜油價格偏高,反而會對棕櫚形成利好,對全球的菜籽和菜油格局影響不大。

南非“封鎖令”延期,貴金屬市場將遭遇挑戰?

據新華社報道,南非總統拉馬福薩4月9日晚間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佈,爲阻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南非政府將在此前21天“封鎖令”的基礎上,將時間延長14天。這引發了外界對全球礦業市場的擔憂,南非黃金生產商Harmony黃金礦業公司此前表示,將暫緩所有勘探和資金項目。據SMM調研,受南非運輸停止影響,我國錳礦供應再次面臨供應短缺,目前錳硅期價已達到近七個月以來高位。此外,目前南非港口新預定鈷原料訂單及船期均延後。

中州期貨分析師李順平認爲疫情對金屬價格的影響其實大體上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疫情帶來消費停滯,導致市場對下游需求的預期下調,所以疫情暴發早期,除貴金屬以外,有色金屬價格和其他工業品一樣快速下跌;第二階段是疫情在全球爆發,導致各國邊境封鎖(影響進出口),以及企業停擺(影響供應源頭),又從供給端進行干擾,導致供需雙弱,陷入振盪。

“黃金不同於其他金屬,由於原油價格戰,黃金的避險屬性更加被突顯,在全球貨幣寬鬆和經濟衰退的影響下,黃金的絕對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較大,其配置價值可能達到歷史峯值水平。”李順平說。

一德期貨分析師張晨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具體到南非的情況,一是其黃金供應市場地位近年來顯著下降。其儲量全球佔比已由2010年的12%下滑至2019年的6%,產量全球佔比由2010年的7.4%下降到2019年的2.7%。二是其黃金減產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持續。2018年11月的Beatrix等的罷工於2019年4月結束,嚴重影響了其2019年上半年的產量,罷工裕波持續影響到三季度,以致於其全年產量下滑。三是在金價影響因素中,商品屬性對價格的影響程度顯著弱於金融屬性。綜合以上分析,南非因疫情導致的黃金減產程度或對價格影響有限,金價仍將受宏觀經濟、持有成本、資金流向等金融屬性方方面面因素的綜合影響。

尼日利亞石油工會將展開罷工,沙特疫情加重......原油供給會受到影響嗎?

昨晚八點,有市場消息稱尼日利亞石油工會將展開罷工,罷工原因是員工被拘留,而被拘留原因則與新冠病毒有關。上週六,尼日利亞官方確認總統府辦公室主任阿巴·基亞里去世,這是該國目前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最高級別官員。作爲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隨着油價暴跌,尼日利亞石油生產商此前就大幅削減承包商成本。

沙特方面,截至昨晚九點,沙特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88例,累計9362例。雖然確診人數相較歐美國家並不算多,但相比沙特自己月初的1720例增長超過5倍。沙特管控措施也愈發嚴格,沙特內政部在當地時間4月18日下午發佈通告,稱爲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傳播,政府決定在東部省的法迪里亞和費薩里亞兩區實施全天嚴格管控措施。

一德期貨分析師陳通表示,由於原油開採和儲運不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自動化程度較高,目前產油國油田和港口運營未見受到明顯衝擊。石油行業是產油國的經濟命脈,各國也在全力將疫情對原油供應的影響降至最低。此外,當前OPEC+產油國已經達成大規模減產協議,剩餘產能十分充裕,即使個別產油國因疫情影響到了原油供應,其他產油國也能很快釋放產能穩定市場供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