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供暖工人在厂区巡检锅炉。新华网姜冰摄

在寒冷的北方冬季有这样一群平凡的劳动者,他们24小时坚守在生产一线,把温暖输送给千家万户。他们,就是供暖工人。寒冬中,是他们的坚守温暖了这个冬天,温暖了整座城市。

每年的11月1日是沈阳市正式开栓供暖的日子,为了做好各项供暖准备,全市供热站从10月21日开始进入24小时工作制,供暖工人们也进入了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这样的忙碌将持续到明年3月31日停暖。图为工人在井下对一次网阀门进行除锈除垢保养。新华网姜冰摄

沈阳惠天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部供热铁西二分公司2号热源厂在供暖期间担负着沈阳市城区700万平方米,60多万户居民的供暖任务。司炉、巡查、电力、环保、煤炭、测温、调压等岗位的工人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用自己的付出和坚守让广大市民度过温暖的冬天。图为工作人员对供暖管线进行维修。新华网姜冰摄

司炉工宋哲在锅炉旁认真地巡检着锅炉运转的每个细节,他一会打开锅炉孔观察炉内燃烧情况,一会聆听炉内声音,查看有无异常。尽管被炉子烤的满头大汗,但他仍旧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操作,生怕锅炉运转出现问题,影响老百姓正常供暖。图为司炉工人在检查锅炉燃烧情况。新华网姜冰摄

宋哲说:“司炉工主要负责锅炉燃料燃烧和火候掌控,锅炉、管线几个月没有运转,还处于调试阶段,不敢有丝毫懈怠。像这种巡检,每小时就要进行五六次,如果锅炉内有水击响声、管道发生震动、锅炉内压力突然升高、超温报警发出报警信号等状况,就需要马上检查原因,进行调试。”图为司炉工宋哲在为锅炉清理灰尘。新华网姜冰摄

在中控室,几名监测工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认真观察锅炉的每一项数据。“中控室相当于整个供热站的大脑,掌控着锅炉等设备的各项参数。加热初期,锅炉很不稳定,电脑上的参数只要超出正常范围,就说明锅炉运行有误,必须马上调整。一个小数点的变化,就有可能引起重大事故。尤其是上夜班的时候,后半夜容易犯困但眼睛却不敢离开监控屏幕,一宿下来眼睛经常会酸涩肿痛。”监测工人杨叶飞说道。图为工作人员在公用系统主控室监测供暖系统运行情况。新华网姜冰摄

在电气所,班长赵旭东在认真查看供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细致到每一个继电器的接触状态。“如果说锅炉和管线是供热站的‘五脏’,那供电就相当于‘血液’了,电气所掌握着整个厂区电量的调节和输送,一旦出了问题厂区整个供热系统都会停滞。”赵旭东说。图为电气所班长赵旭东在巡视厂区供电设备。新华网姜冰摄

在煤炭储备车间,上煤工人们在供暖期间每天要接收1500-2000吨煤,同时为锅炉输送1200-1500吨。因为工作环境中有大量的煤炭粉尘,但他们无怨无悔,“只要居民家里能暖和,我们苦点累点真都不算啥了!”上煤工人白晓东很朴实地说道。图为工人在为锅炉上煤。新华网姜冰摄

沈阳惠天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部供热铁西二分公司2号热源厂厂长王延明说:“为了将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工人们早已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我已经十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每年大年三十都是与工人们一起在厂里过的。开始家人不理解,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有时候真觉得对老婆孩子挺愧疚的。”图为工作人员观看监控系统,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新华网姜冰摄

供暖工人:用寒冬里的坚守温暖千家万户

图为工人在巡视上煤传送带运转情况。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煤炭工人开铲车为锅炉传送带上煤。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工人在厂区对供暖设备进行查看。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工人在检查供电设备运行状态。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工人在检查继电器接触状态。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沈阳惠天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部供热铁西二分公司2号热源厂内环保烟气净化池正在对水进行氧化,以便净化锅炉产生的烟气,达到环保作用。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观测锅炉除尘系统。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主控室观测、采集锅炉运转的数据信息。新华网姜冰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