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重要的是,正如“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所顯示的那樣,從軍費佔國家GDP的比重來看,中國1.9%的GDP佔比在全世界連前5都排不上,遠低於沙特的9%,以色列的4.3%,俄羅斯的3.9%,美國的3%,以及土耳其的2.5%。如上圖所示,包括美國CNN在內的多家西方媒體,都在他們的報道中打出了諸如“中國和美國的軍費之和,等於全世界的一半”這樣的標題。

原標題:這樣也行?這回中國被劃成和美國一撥了……

近日,多家西方媒體紛紛刊登了這麼一篇報道,稱中國和美國的軍費之和,等於全世界的一半。

但耿直哥覺得,這種說法挺不要臉的。

如上圖所示,包括美國CNN在內的多家西方媒體,都在他們的報道中打出了諸如“中國和美國的軍費之和,等於全世界的一半”這樣的標題。其中路透社的標題還寫着“全球軍費開支之所以達到冷戰新高,是由中國和美國推高的”。

這些西方媒體的依據,則是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今年新發布的一份“全球軍費開支最新分析報告”。這家研究所過去幾年每年都會發布這麼一期報告,而每次中國的軍費也都會成爲西方媒體炒作的對象。

但這次腦洞大開的西方媒體的套路,是把中國和美國捆綁在一起,稱中國和美國的軍費加起來,已經達到了全世界的一半。

但在耿直哥看來,這種炒作挺不要臉的。因爲雖然中國的軍費開支總額在國際上排名第二,可與美國這位“大佬”相比,我們僅僅是他們的三分之一。而若從官方數字來看,中國官方公佈的2018年軍費其實是11069億元人民幣,當時約合1745億美元左右,僅是美國這6490億美元軍費的26.8%左右。

實際上,2018年美國高達6490億美元的軍費,本身就已經佔據了全世界的三成半,和軍費僅佔全世界1成多的中國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而且,在去年的兩會上,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發言人張業遂還明確介紹說,中國軍費的增加相當一部分是爲了彌補過去投入的不足,主要用於更新武裝裝備、改善軍人的生活待遇和基層部隊訓練生活條件。

更重要的是,正如“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所顯示的那樣,從軍費佔國家GDP的比重來看,中國1.9%的GDP佔比在全世界連前5都排不上,遠低於沙特的9%,以色列的4.3%,俄羅斯的3.9%,美國的3%,以及土耳其的2.5%。而如果以中國官方公佈的1.23%的GDP佔比來看,更是世界前10都排不上。——換言之,中國的軍費總量雖然看起來很大,但這其實很大程度是源於中國排名第二大的GDP。

同時中國這1.9%的GDP佔比,相比起前些年的2.1%來說也已經有所下降了。

而如果從人均軍費開支來看,中國的軍費則連全世界的前50都排不上……

另外,這家瑞典智庫的報告還指出,中國在2018年的軍費增幅也是自1995年以來最低的一次,並且自2009-2010年漲幅達到9.3%的峯值以來,中國軍費的漲幅也是在逐漸放緩的。

報告認爲,這是因爲中國的軍費增長是和GDP增速掛鉤的,所以隨着中國GDP增速自2010年開始逐步放緩,中國軍費也呈現出了這一趨勢。

但這一情況不僅再次證實了中國看似較高的軍費開支其實是源於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所以1.9%的GDP佔比就仍然會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也充分顯示了中國並不是“窮兵黷武”的國家。作爲世界上國土面積很大、海岸線很長的國家,中國的軍費及其漲幅恰恰說明了中國走的是一條“和平發展”、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的道路。

遺憾的是,在諸如美國CNN和英國路透社的報道中,這些重要的細節都被省略掉了。比如在報道中國2018年的軍費增長時,CNN和路透社都沒有寫明這是中國近些年軍費漲幅最低的一年,而是強調說中國在過去24年來軍費都在增長。

這些西方媒體,乃至“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還都錯誤地將亞洲國家的軍費增長歸咎於所謂的“中美爭霸”上,而事實卻是美國在不斷逼着盟友增加軍費,以牽制中國這個美國的“眼中釘”——即便中國早已多次表示根本無心與美國搞什麼“爭霸”。

可這就是西方媒體乃至學術界在研究中國軍費時早已陷入的“意識形態”偏見。所以他們也纔會在報道中打出什麼“中國和美國的軍費之和等於全世界的一半”這種“聳人聽聞”的大標題。

但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我們不應該爲此感到高興,反而是應該對此保持警惕,纔不被西方帶入“中國要爭霸”的輿論陷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