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更多的消滅敵人,爲了減少我先頭部隊不必要傷亡,爲了大部隊迅速向越方縱深打擊前進,師首長張萬年決定,急調我軍坦克部隊坦克4輛,立即投入戰鬥。1985年,武漢軍區撤銷,張萬年調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87年被任命爲廣州軍區司令員。

廣州軍區負擔着保衛祖國南大門的重任,黃永勝、李天佑(代司令員)、丁盛、許世友、吳克華、尤太忠、張萬年、劉存智(代司令員)、朱敦法、李希林、陶伯鈞、劉鎮武、章沁生、徐粉林等先後任軍區司令員。

廣州軍區首任司令員黃永勝是湖北咸寧人,1910年生,早年參加秋收起義,隨部隊到井岡山,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


張萬年的127師爲何能讓讓越軍如此膽寒?



抗日戰爭時期,他曾任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中,黃永勝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等。在這之後,他來到華南,先後任第13兵團司令員、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

廣州軍區歷經多次經典戰役,走出了一大批優秀司令員。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張萬年就是其中之一。張萬年1928年出生于山東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4年,16歲的張萬年開始了軍旅生涯。解放戰爭時期,張萬年屢建奇功。

解放初期,粵東是臺灣國民黨軍隊破壞的重點地區。張萬年隨部隊駐守粵東,先後參加瞭解放南澎島戰鬥和東山島戰鬥。1956年6月,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和總參謀長黃克誠、副總參謀長陳賡到粵東視察部隊戰備工作。張萬年對粵東地形、兵力部署和作戰方案瞭如指掌,因此首長點名由他隨同視察。視察中,張萬年有問必答,準確無誤。彭德懷非常滿意,表揚張萬年說:“你是個活地圖。”

1962年,張萬年被任命爲“塔山英雄團”團長。上任後,多數時間他都在連隊蹲點。師長陽震後來回憶說:“他這個團長,你在機關裏找不到他,要到連隊去找。”

1968年6月,在援越抗美前線作戰的張萬年被任命爲陸軍第127師師長,從廣西移防河南,擔負戰略預備隊任務。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127師在張萬年的指揮下,五戰五捷,進展神速。127師的戰士曾在前線撿到越軍的傳單,上面用中文赫然寫着“消滅127,活捉張萬年”。

戰場上的張萬年令敵人聞風喪膽,生活中的他待戰友親如手足。對越自衛反擊戰勝利在望時,張萬年的部隊奉命即將撤回,他與師政委蔡春禮商定要晚些再走。“我想再到峙浪山烈士陵園去一趟,再跟他們告一次別。”張萬年說。還沒走進陵園,一眼望見新豎起來的墓碑,張萬年就流下了眼淚。走進陵園後,已經淚流滿面的他緩慢地走到每一塊墓碑前,跟烈士們一一道別。直到天快亮了,張萬年向最後一名烈士道了別,才返回。


張萬年的127師爲何能讓讓越軍如此膽寒?


1982年,張萬年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1985年,武漢軍區撤銷,張萬年調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87年被任命爲廣州軍區司令員。1988年10月,張萬年組織廣州軍區各機關進行協同作戰演習,分析研究了世界上圍繞海洋爭端爆發的局部戰爭戰例。

1990年4月,張萬年調任濟南軍區司令員,1995年9月,被增補爲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1995年12月,被任命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97年9月,張萬年當選爲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79年2月17日清晨,在中央軍委的指令下,對越反擊作戰打響了,我邊防部隊在我軍強大的炮火和坦克的打擊掩護下,從廣西雲南兩個大方向,以排山倒海之勢,用強大的兵力,分成13路,跨越中越邊境戰線,向越軍發起全面反擊作戰。

我邊防部隊127師爲東線戰區第一路,從廣西寧明縣愛店鎮邊境戰線上,向越方支馬地區守敵,發起反擊作戰。經過幾天的英勇善戰,我師全殲駐防在支馬地區16個高地的全部守敵,消滅敵人共計一個加強營,取得反擊作戰首戰告捷

長條山位於越方支馬地區和綠平縣城之間,是敵方綠平縣城外圍駐點之一,一條簡易的土面公路,從支馬地區通向綠平縣城,也是我軍前進的唯一道路,重要道路和必經之路。

從表面上看,長條山既不巍峨也不高大,但是樹木叢林,雜草叢生,怪石嶙嶙,密度之大,便於隱藏,敵方陣地A型和S型戰術通道緊緊相連,堅硬牢固,分上下兩層,高射機槍6挺,上下各3挺,裝備配置較好,火力強大,彈藥充足。

山上山下,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能相互支援,協調作戰。駐防長條山守敵,是越方涼山特工大隊綠平分隊的一個女兵排,該排女兵27人,少尉1人,中尉1人,合計29名。(敵方資料來源於此戰結束後,我方從守敵陣地繳獲翻譯得到的)長條山北面爲我軍攻擊正面,地形較爲平坦,稻田成片,視眼開闊,十分有利於越方守敵打陣地戰,打狙擊戰。該陣地南面爲越方縱深腹地,山連山,森林成片相連,非常有利於守敵隱蔽逃跑,迅速撤退,並分股打游擊之戰。

爲了更多的消滅敵人,爲了減少我先頭部隊不必要傷亡,爲了大部隊迅速向越方縱深打擊前進,師首長張萬年決定,急調我軍坦克部隊坦克4輛,立即投入戰鬥。在坦克部隊的掩護下,在我方炮火再次打擊掩護下,我先頭部隊再次發起攻擊,參戰人員英勇頑強,不怕流血犧牲,猛打猛衝,一鼓作氣,經過前後4個多小時的敵我較量拼殺,最終參戰將士將長條山之頑固守敵全部消滅。我攻擊部隊佔領山頭後,繳獲敵方大量武器彈藥。

同時,參戰人員也驚訝的發現,死在戰壕之中的全部是越南女兵,她們上身無軍裝,下體無軍褲,光着腳,只穿背心和短褲,肢體分離,血流成片,可見戰鬥的場面十分殘酷和震驚。越南女兵的戰鬥作風及寧死不降的頑強精神,使我參戰人員深感驚歎。出於國際法人道主義精神,我方將越方死亡女兵就地埋葬。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央軍委下達集結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萬軍人奉命集結在雲南至廣西的772英里的邊防戰線上,二十五日,我軍完全封鎖中越邊境全線。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軍炮兵部隊數十萬發炮彈摧毀了越軍表面陣地有生力量,我步兵部隊全面進攻,直到我軍攻下諒山,深入越南40多公里,從2月17日至3月5日宣佈撤軍,短短17天,雙方合計傷亡10萬以上,日均6000人,用血流成河來描述這場邊境戰爭絕不誇張。

(來源:南方歷史網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