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原創  2020年將註定成爲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除了疫情橫行、天災人禍不斷,汽車行業也是震盪不斷,車市大受影響,銷量大幅退坡,而停工與復產、收購與分解也似乎成爲了主基調。就在上週,一紙聲明將東風雷諾拉到了盡頭,那麼東風和雷諾是否真的緣分已盡,一家成立剛幾年的公司卻難逃所謂的“七年之癢”問題在哪兒,處於風口浪尖之下的經銷商和廣大車主又將面臨怎樣的選擇呢?

一紙聲明將東風與雷諾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後東風雷諾時代,身處漩渦中心的經銷商究竟有着怎樣的表現,爲了得到這個答案,筆者親赴東風雷諾經銷商一探究竟。

藍色科雷嘉與白色科雷傲均已出售

經筆者瞭解,目前科雷繽、科雷嘉、科雷傲等幾款東風雷諾主流SUV目前仍有現車,這些車在疫情前到店,鑑於現下東風雷諾已經停產,不會再有新車到店,因此處於買一臺少一臺的“清庫存”狀態。從店內可以看到,藍色科雷嘉與白色科雷傲展車已經貼上“售出”標籤,據銷售人員介紹,這兩臺車已分別在4月15日與16日售出,對於疫情期間甚至事件發生以後的銷售速度有點出人意料,這其中或許真的存在隱藏彩蛋,對雷諾車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近期到店一探。

店內情況與往常無異 陸續有人看車

針對目前及以後的計劃,相關店內負責人員表示,目前尚沒有明確安排,當前的首要目標是出售店內車輛,當筆者問及目前這些車型有沒有更大的優惠幅度時,負責人表示與原先打出的優惠相比沒有變化,但具體可以到店詳談,隨着筆者更深入的問及此事,負責人員不予置否。相同問題,雷諾中國區相關人員也沒有明確答案,看來當7月1日新的全球CEO上任之後發展走向纔會逐步清晰。

維修、保養等售後服務環節沒有任何影響

談到廣大雷諾品牌車主最爲關心的售後問題,店內人員堅定的表示沒有任何影響,目前車型售後維修與保養已經被雷諾(北京)汽車有限公司接管,廣大車主可以不必擔心,且由於雷諾與日產特殊的聯盟關係,兩品牌車型在平臺、零部件方面有着高度的共通性,比如我們所瞭解的科雷傲與奇駿、科雷嘉與逍客等等,未來雷諾的車型走東風日產的渠道進行保養維修也並非不可能,這點我們在與雷諾中國區內部相關工作人員的談話中也得到了證實,而在筆者所處的園區內,經過觀察,雷諾與日產的4S店距離很近,因此或許也會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就目前來看,店內一切情況都很正常,在筆者在店內的1個多小時之中,仍有4、5波用戶前來看車,除了展廳之外、服務區域、維修區域所有人各司其職,看上去與往常無異。針對未來打算,除了賣車與售後之外,店內人員均表示目前沒有具體的打算,當然由於事出突然,這個也在情理之中,未來的事情存在很多的未知性,有人甚至打趣表示,做雷諾品牌已有較長時間,有着一定感情基礎,未來如果能重新賣雷諾進口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優惠信息目前已經沒有參考價值

當筆者看到店內打着優惠幅度的易拉寶時,負責人員走過來表示,收到東風和雷諾分手的消息也是非常突然,目前店內例如科雷傲八折、享受五年十次免費保養等此種優惠購車政策在得到通知後就已經失效,但目前還未來得及撤走,因此來說已經沒有參考價值。

在國內汽車市場,相比日系、美系、德系、自主等車型,法系車目前的處境無疑來說是比較尷尬的。2019 年法系品牌標緻、雪鐵龍及DS累計銷量僅有 11.74 萬輛,其中標緻 63901 輛,雪鐵龍 51475 輛,DS 僅 2055 輛,總體銷量確實難言滿意。

科雷傲與科雷嘉(下)曾爲東風雷諾帶來高光時刻

相比其他幾家,雷諾自2013年與東風合資建立東風雷諾以來,在中國車市快速增長的大環境以及地方的支持之下,也曾經迎來一段高光時刻,2016年東風雷諾推出科雷嘉與科雷傲,銷量上逐漸從2016年的3萬輛增加到2017年的7.2萬輛,實現翻番,看似前景一片明朗,但近兩年其在中國的表現卻並不樂觀,就2019 年來說,雷諾汽車的全球銷量爲 375.4 萬輛,其中中國市場的銷量僅爲 18 萬輛,而這看似不多的數字來自東風雷諾的貢獻卻僅佔 10%,僅爲1.8萬輛,而2020年受疫情影響其整個Q1季度銷量直線下降到了不足700臺,由此來看,東風雷諾的銷量貢獻對於整個雷諾而言已經有些微乎其微。

七年之癢,結過婚的朋友恐怕會比較忌諱這個話題,而對於事件主角東風和雷諾而言,“七年之癢”又是否如坊間所傳是事實呢?

天眼查中有關易捷特的介紹

雷諾與江鈴新能源

其實這句話本身就存在問題,從表面來看,東風與雷諾的“分手”果斷而又決絕,但經過深度剖析之後,你會發現,這兩者之間其實有着剪不斷的關係。從之前的公告之中,我們可以發現,雷諾雖然將其所持有的東風雷諾股份轉讓給了東風汽車,但其並沒有退出中國,只不過未來在華重心將放在輕型商用車和電動汽車領域,輕型商用車將通過華晨雷諾金盃展開,而電動汽車業務除了通過江鈴新能源開展之外,還有另外一家合資公司,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易捷特,通過天眼查我們可以看到,這家成立於2017年底的公司是由東風、雷諾和日產聯合組建,其中東風出資50%,雷諾和日產各出資25%,從這裏可以看出,東風與雷諾的關係依然緊密,此外,東風基於未來戰略會加大智能製造方面的投入力度,其或與雷諾在智能網聯方面開展合作,這也與雷諾未來在華的發展計劃不謀而合,就此來說,東風和雷諾不僅沒有所謂的“七年之癢”,甚至已經在向着第一個十週年邁進。

當然,東風與雷諾的分手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一時腦熱,這背後有着諸多的因素,但就整個汽車行業發展乃至歷史前進的軌跡而言,分分合合都是始終貫穿的旋律。就最近兩年來說,我們本次的兩個主角,東風與雷諾,其實在國內市場早已動作頻頻。

《中國製造2025》對未來提出了新要求

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部署全面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爲了響應這一號召,時下的東風集團正在加快技術研發、產品升級,實現企業轉型發展,在東風汽車的未來藍圖中,其將以智能製造爲抓手,以子公司生產數據爲推力,逐步實現全集團數據資產強管控,形成東風汽車全集團大數據整合分析能力,全面提升集團及子公司智能決策的能力。

東風雷諾工廠未來或將成智能製造基地

在這一前提下,東風汽車對於東風“智造”的需求愈發迫切,據筆者瞭解在接手東風雷諾後,東風汽車或許會對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將其打造成爲東風智能製造生產基地。聯想起前不久傳出的小康汽車完成回購東風小康50%的股份,此舉或使東風公司的“財務自由”更加充裕,收購東風雷諾50%股份或許也因此提速。

華晨雷諾旗下觀境

在雷諾方面,去年其以10億人民幣收購江鈴新能源多數股份,變成爲專注於新能源的合資公司,這一舉動除了讓雷諾當時在國內擁有4家合資公司外(目前剩餘3家),江鈴新能源還成爲新能源股比開放繼特斯拉之後第二家外資控股的新能源車企。除了電動汽車,輕型商用車也是雷諾的強項,以雷諾在廂式貨車方面的優勢加上金盃在國內的口碑,其得以保留也在情理之中。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對各自戰略角色提出了新要求

另外在此前2月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達成的新框架協議中,強調了進一步強化其商業模式與組織架構的重要性,協議規定將利用各自優勢爲成員公司創造更多價值,形成戰略互補,那麼將燃油車交給聯盟中在中國表現最好、去年車市寒冬中甚至逆勢上揚的日產品牌,自然無可非議。

延伸閱讀

  • 自主品牌佔優 工信部2019年度車企雙積分情況公示

    2020-04-11易車

雷諾在電動汽車方面有着自己的技術積累,在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中國已經成爲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單體市場,且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很大,在充分看好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基礎之上,生產燃油車且銷量不佳、虧損嚴重的東風雷諾就成爲了明顯的短板和累贅,虧損不說,還可能開雙積分政策的倒車,這麼來看,它退出歷史舞臺也是遲早的事。(不瞭解雙積分的可點擊上方鏈接瞭解)

由此來看,雷諾退局,東風接盤對各家完全可以說是自願之舉,對於各自的戰略佈局也都有着重大的意義,雷諾此舉並不算是在中國的失敗,只有找準定位,投消費者所好,才能換來真正商業意義上的成功,從這點來看,雷諾或許愈發領會了在中國市場的生存之道;而東風作爲央企則更好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將加快對智能製造的實踐,在企業智能化轉型提速的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