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更弔詭的地方還在於,被吊銷了執照的博鰲銀豐醫院,仍然態度強硬,沒有一絲一毫的悔罪、內疚,其官網首頁赫然貼着一張“聲明函”,把鍋全部甩給合作方——青島美泊門公司“擅自接種不明的疫苗”,我公司無一人涉嫌刑事犯罪,相關情況一切以警方和政府相關部門調查結果爲準。因爲受害者微博曝光的海南假疫苗案,是不是隻是整個案件的“冰山一角”。

原標題:馬上評|“海南涉假疫苗案”疑雲,還需更多權威信息披露

海南涉假宮頸癌疫苗的事,似乎沒有那麼簡單,並非只是當地職能部門所強調的“僅數十支”,據澎湃新聞從相關渠道獲得的消息,此案涉案人數已達數百人,部分人員已被取保候審,其餘人員仍被羈押。

如果涉案人員都達到了“數百人”之巨,那麼問題疫苗的數量又有多大呢?又波及多少受害者?因爲受害者微博曝光的海南假疫苗案,是不是隻是整個案件的“冰山一角”?涉假的疫苗到底是走私貨,還是境內生產的徹頭徹尾的假藥?還是希望偵辦此案的蘇州司法機關能夠及時權威披露案情,給大衆喫下一顆定心丸。

這次海南首家宮頸癌疫苗事件被曝光,源起於消費者的微博曝料:她之前在海南博鰲銀豐康養國際醫院接受注射的疫苗涉假。不過,這些信息是警方告知的,今年3月份,蘇州的警方在辦理疫苗案時,順藤摸瓜聯繫到她們。按張女士的轉述:假疫苗是在吉林四平生產的,在蘇州設有倉庫和分銷點,江蘇警方對此立案調查,這被叫作“115案”。

那麼,就要問:既然今年3月份,蘇州警方已經聯繫到假疫苗案的受害者了,爲什麼海南衛生監管部門沒有及時發佈“安民告示”?之前就不知道此案嗎?爲什麼一直等到事情鬧到了微博上,才於4月28日宣佈對博鰲銀豐醫院做出處罰8000元、吊銷醫院執照的決定?如果沒有鬧到微博上,銀豐醫院是不是還能繼續高枕無憂?

網頁截圖網頁截圖 

事件更弔詭的地方還在於,被吊銷了執照的博鰲銀豐醫院,仍然態度強硬,沒有一絲一毫的悔罪、內疚,其官網首頁赫然貼着一張“聲明函”,把鍋全部甩給合作方——青島美泊門公司“擅自接種不明的疫苗”,我公司無一人涉嫌刑事犯罪,相關情況一切以警方和政府相關部門調查結果爲準。

銀豐醫院說,自己不涉刑案,那麼誰被抓了呢?據受害者回憶,是自稱“銀豐醫院培訓總監”的王麗娜向她們推銷了醫院的“神經幹細胞移植”、九價HPV疫苗接種等業務。而王麗娜已經被警方刑拘了,青島美泊門的負責人王曉丹也被關在了蘇州看守所裏。

現在受害者更焦慮的是,之前她們的血管裏到底被打了什麼“藥”?

之前,不少人“善意”地猜測:比合法疫苗早到了整整5個月的這些“疫苗”,只是涉及走私問題。但是,事件不容樂觀,這些受害者是今年3月被蘇州警方要求配合調查的。而據澎湃新聞披露,此案涉案人數已達數百人,爲公安部指定掛牌督辦案件,銀豐醫院與青島美泊門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另有人員通過微商渠道銷售涉案產品被抓。目前案件尚在偵查階段,預計下月將進入公訴階段。

因爲案件的基本情節沒有得到披露,還不確定假疫苗到底是走私的還是私自生產。疫苗專家陶黎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建議官方應該儘快公佈涉假疫苗的成分,減少不必要的恐慌。據他的推斷:如果確定是假疫苗,大概率用的是蒸餾水或者生理鹽水;而且更糟糕的是,目前國內無法檢測這種疫苗的抗體——也就是說,接種者目前無法檢測自己到底是種的走私的真疫苗,還是“生理鹽水”。

把宮頸癌疫苗搞成微商發展下線;正規的民營醫院“出借科室”,超範圍執業注射疫苗;花9000元打的疫苗,開據的收據居然是青島某加油站的;甚至“疫苗”本身到底是真是假,也無法判斷……

作爲一起“涉案人員達數百人”的疫苗案,是不是應該及時向公衆披露案情,化解焦慮?如果不是這次受害者在微博上爆料,案件還要“悶燒”多久?這起案件當中,假疫苗的數量有多少?主要成分到底是什麼?究竟流向哪裏?多少支已經被注射到人體內?案發之後有沒有依法回收?所謂的“115案”到底是怎麼回事?涉案的數百人,到底涉及什麼犯罪?……這關係到衆多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社會安全感,不能出現權威信息的空白。

從之前的個案看,恐慌的源頭往往並不是現實的傷害,而是信息的不透明、無盡的猜疑和焦慮。這起案件已經從一家民營醫院的違法“出借科室”,變成至少涉及吉林、江蘇、海南三省的案件,社會的預警等級必須升級了。

目前,案件已經走到了檢察院,預計將在下個月進入公訴階段,這說明案件的基本事實已經查明瞭,一般不存在因爲披露案件而打草驚蛇的問題。那麼,還是請司法機關及時披露——哪怕不能夠披露全部細節——但是也應該把疫苗主要成分是什麼、涉及範圍有多大、該採取怎樣的補救措施這些“底”交給公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