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千里光,那还是2017年夏天。母亲已经80多岁,由于长年的下肢静脉曲张,双小腿皮肤溃烂,经年不愈,后对曲张的静脉外科手术后,溃烂得到有效遏制,但皮肤骚痒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经常被自己挠得血肉模糊。后去姨妈家作客,姨妈带她去后山采挖了些草药,小腿皮肤经草药煎水泡洗后,皮肤骚痒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母亲回到家后,向家人隆重推荐了此药——千里光,但那时,我半信半疑。

今年三月中旬,母亲突然全身皮肤奇痒无比,连眼睛也痒得一个劲地揉。妻子半夜叫醒我,得知症状后,我意识到是皮肤过敏症,立马连夜开车送母亲去医院。在医院打了一支屁股针、吃了些抗过敏药后,母亲立马就安静下来。第二天症状依旧,母亲继续用药;第三天依旧这样;直到第八天,过敏症还是反复发作。

这天中午下班回家,回家告诉我,她采了些千里光回来,准备煎水擦洗皮扶。“老人家,这是典型的皮肤过敏,千里光没用的。”我告诫母亲。

“没用不要紧,但试试也没错,天天吃那些抗过敏药,都没什么效果了。”母亲不听劝告,继续煎煮草药。

久病成良医。次天,母亲告诉我,她的皮肤过敏问题解决了。是否真解决,不得而知, 但至今老人家没有再因皮肤病而饱受煎熬。

从此,对千里光我是括目相待。也开始要求妈妈挖些回家,晒干备用。也时不时熬些汤药泡脚,感觉不错,脚趾叉脱皮问题有了很大改善。经过慎重考虑与查阅相关资料,遂决定向大家推荐此药。

千里光,又名九里明、蔓黄、菀、箭草、青龙梗、木莲草、野菊花等等。它属于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状茎木质,粗, 直径可达1.5厘米叶有柄,中间分叉,具有卵状叶脉,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花黄色,如野菊花一般。

千里光主要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适应性较强,耐干旱,又耐潮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壤土及粘壤土生长较好。在我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安徽、河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均有发现。

据相关医典记载,千里光对痈疽疮毒、干湿癣疮、脚趾间湿痒、肛阴痒、疥疮、肿毒皮扶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用法如下:

1. 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50克,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2. 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江西民间草药》)

3. 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4. 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千里光、苍耳草全草等分。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5. 治疥疮,肿毒:千里光水煎浓外敷,另取千里光5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