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上述備忘錄,當煤價處於藍色區間時,政府會重點加強市場監測,密切關注生產和價格變化情況,適時採取必要的引導措施。該機制將動力煤價格具體劃分爲三種情況,以2017年價格爲例,綠色區間爲正常,煤價位於500元-570元/噸。

原標題:煤價跌離“綠色區間”,煤企要開始自救了

記者 | 江帆

煤價跌穿500元/噸大關後,行業開始出手穩煤價。

4月15-20日,CCTD環渤海動力煤Q5500K現貨參考價已連續六天爲498元/噸,較年初的559元/噸下跌約11%。Q5500K指熱量爲5500大卡的動力煤。

目前國內煤價已正式跌離“綠色區間”的最低關口,進入“藍色區間”。這是近四年來首度低於500元/噸。

根據國家發改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下稱中煤協)、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6年底聯合簽署的《關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2016年到2020年期內,建立價格異常波動預警機制。

該機制將動力煤價格具體劃分爲三種情況,以2017年價格爲例,綠色區間爲正常,煤價位於500元-570元/噸;藍色區間爲輕度上漲或下跌,煤價位於570元-600元/噸或470元-500元/噸;紅色區間爲異常上漲或下跌,煤價在600元/噸以上或470元/噸以下。

根據上述備忘錄,當煤價處於藍色區間時,政府會重點加強市場監測,密切關注生產和價格變化情況,適時採取必要的引導措施。

多位煤炭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國家發改委、中煤協已開會研討穩價措施,包括:5500大卡動力煤的港口銷售價不低於485元/噸;神華、中煤、大同、伊泰四大煤企的月度長協不低於500元/噸;主要產煤省必須按覈定產能生產;5月,四大煤企價格不能有量價優惠等。

北京能研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焦敬平對界面新聞指出,自2016年供給側改革以來,煤價一直保持高位運行,基本沒跌破過540元/噸。

國內煤價上一輪低於500元/噸的時期,爲2015年-2016年9月。彼時,行業在“黃金十年”的發展後陷入嚴重的產能過剩,市場開始崩塌,煤價駛入下跌通道。後隨着煤炭供給側改革推進,煤價自2016年下半年起回升。

“近兩年煤炭產能釋放較快,目前仍有不少煤礦屬於在建和產能核增的狀態,短期內難以改變供過於求的態勢。市場已從供求平衡到供應寬鬆,再到供過於求。”焦敬平稱。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生產煤礦的產能達36.1億噸/年,同比增加了1.2億噸,增幅爲3.44%。2018年底,全國煤礦產能爲34.91億噸/年。

煤企以及行業協會也開始倡議主動減產穩定市場。

4月17日,陽泉煤業集團、河南神火集團、北京昊華能源等12家大型無煙煤生產企業發佈倡議稱,爲調整市場供需平衡,呼籲即日起各企業在當前產量基礎上減產10%,穩定市場銷售份額,停止量價優惠及各種變相促銷手段。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煉焦煤專委會也發出倡議,建議各焦煤企業自5月1日起,依據本企業一季度焦精煤日均產量,實施減產10%的生產措施,暫定實施至5月31日爲止。

“目前無煙煤、焦煤價格基本穩定了。動力煤四大企業也可能有意減產10%,但目前尚未確定。”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透露。

易煤網研究院總監張飛龍對界面新聞表示,從基本面看,煤價的支撐因素並不強。

“後續煤價是否企穩,需根據減產的實施情況、5月進口煤的減量判斷,主要取決於港口和電廠的去庫存情況。”張飛龍說。

焦敬平認爲,穩定市場需要行業自律,進行限產。此外,應加快“兩類”煤礦覈減產能,加快30萬噸/年以下落後產能退出。

“兩類”煤礦,指的是衝擊地壓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國務院安委辦此前下發通知稱,4月至7月,要求各省級安委會牽頭,重新確定正常生產的“兩類”煤礦的生產能力,並對違規核增產能項目進行清理。

4月17日,中國煤炭資源網發佈消息稱,由於近期煤炭市場價格持續下行,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現貨市場活躍度顯著下降,爲避免市場參與者對價格走勢形成誤判,決定即日起哲停發佈CC15500現貨日指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