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油期貨週二反彈回到正值區域,之前油價破天荒崩跌至負值,這打擊了投資者,並推低股價和亞洲貨幣。

  美國原油5月合約回升近39美元,但每桶仍僅報1.76美元。儲存空間不足以及燃料需求下降打壓油價至令人瞠目的低點。

  該合約在週二交易結束時到期,屆時投資者不管價格如何也得結清頭寸。6月合約報每桶22美元,令市場感到欣慰。

  但隨着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封鎖令全球經濟陷入癱瘓,油價崩潰突顯出全球範圍內的嚴重混亂,並預示着經濟難以迅速恢復增長。

  亞洲股市追隨美股下跌。MSCI明晟亞太地區(除日本)指數下跌0.5%。日股日經指數跌1%,債券和美元則維持漲勢。

  “這明確表明需求遭到破壞,”悉尼CMC Markets的首席策略師Michael McCarthy指出。

  “這不僅與能源市場有關,這是經濟受到損害的非常明顯的證據…這不僅僅是重啓一切並恢復運轉的問題。”

  除了發出經濟信號之外,油價暴跌也給原油生產商帶來了難以承受的新壓力,並讓投資者擔心,如果負債累累的能源公司倒閉會導致信貸緊縮,或者如果交易商受到影響則會出現系統性融資危機。

  美國原油5月期貨週一結算價報於每桶負37.63美元,當日跌幅高達306%。美國在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的主要儲油設施預計將在幾周內裝滿。庫欣是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期貨合約的主要交割點。

  “這樣的油價走勢令人恐懼,因爲這會令人希望倒貼錢給其他人,讓他們接受他們不願擁有的資產的實物交割,”IG Markets駐墨爾本的市場分析師Kyle Rodda表示。

  “這表明供求關係已經被破壞了…問題將是,一個月過後,我們是否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報每桶26.25美元,日內漲2%。

  石油市場出現前所未有混亂局面之際,圍繞從新冠疫情危機中迅速復甦的希望在減弱,各國政府在重啓經濟方面行動謹慎。

  牛津經濟研究院在一份客戶報告中稱,如果可以從中國吸取教訓,一旦抗疫措施放寬,工業生產就可以相對迅速地恢復,但如果社交距離和其他行動限制措施繼續下去,消費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匯市方面,避險美元兌澳元和新西蘭元等較高風險貨幣連續第二日上漲,債市延續週一漲勢。

  美元兌澳元報0.6306美元,兌新西蘭元報0.6003美元。對油價較敏感的加元和挪威克朗隨着油價反彈微幅回升。

  指標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小幅走低至0.6179%。

  據路透統計,全球通報的新冠病毒確診人數超過241萬人,死亡人數爲165,854人。

  在美國,隨着反對封鎖的抗議活動加劇,有關經濟重啓和復甦速度的爭論已經蔓延至街談巷議。美國迄今是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衛生專家和議員們擔心,如果過早結束封鎖,美國可能面臨第二輪、甚至更加致命的疫情。而其他國家似乎傾向於採取謹慎的做法。

  “疫情導致需求減少,將使石油市場持續承壓,”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Kerry Craig表示。

  “即使,或者如果,疫情防控措施在未來幾周放鬆,全球也會在一段時間內石油供應過剩--經濟恢復並回到足以保證需求強勁增長的速度可能非常緩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