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考試怎麼只考了98分,別的小朋友能考100分,你怎麼不能?”

“你回到家就不曉得幫忙搞一下衛生嗎?除了喫喝睡,你還會做什麼?這個家要你何用?”

“生你還不如生塊叉燒,這麼簡單的事情怎麼不會?”

……

孩子的呱呱落地,爲一個家庭帶來喜悅。人是唱着生命不屈的讚歌來到這個世界,也與這個社會息息相關。社會心理學家指出,生活在這個社會當中的任何個體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個人和周圍的人與環境都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尤其在性格形成方面,更是深受周圍的影響。現代社會,越來越講究自信對於個體的影響。然而,越來越多的人卻展示出自己自卑的一面。也許你未曾想過,你的自卑有很大可能是受到你父母的影響,其中父母的責罵聲就是可能性之一。

父母的許多責罵聲,不知是否還縈繞在你的腦海裏?面對父母的責罵,年齡那麼小的你,是如何接受父母的信息呢?

一位母親在公交車上粗魯地抓着女兒的手;一位父親在超市粗暴地朝兒子大喊,這樣的場景似乎可能在很多家庭裏都出現過。很多父母習慣性責罵孩子,從他們的角度上看,他們都是爲了自己的孩子好。孩子考試沒有達到預期的好成績,就責罵孩子不努力,責罵孩子怎麼這麼笨,更過分的是把孩子跟牲畜對比,說出嚴重的話語。殊不知,嚴重的指責足以毀掉任何一個優秀的苗子。

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錯誤產生的影響跟隨孩子一輩子。嚴重的責罵多了,就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他人,也會覺得父母不愛TA,心理負擔加大,從而可能造成內向、孤僻的性格,不願意與他人往來。

長大後的孩子,興許害怕主動上臺發表自己的想法,或是在班級裏只願當一個默默無名的同學而不主動結交朋友,或是遇到錯誤總是過度進行內歸因而產生嚴重自責,或是被他人欺辱也默默忍下,或是擔心做錯事情而過度固步自封……我想,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不願看到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

適當的責罵能夠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引導孩子分辨是非黑白,形成自己合適的價值標尺。但也許父母會因爲工作事業上的不順遷怒孩子,因爲恨鐵不成鋼大發脾氣,因爲一時衝動不能控制自己而對孩子造成或多或少不可彌補的傷害。

形成自卑的原因很多,父母過度責罵是一個可能性之一。如果你有故事分享,我們在這裏。

本文屬於天音心理諮詢中心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助理申請轉載並標明出處,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