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能细胞从2016年开始搭建抗体技术平台,基于其自有的千万份级全自动细胞库的优势,在短时间内构建了的1011大容量天然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并从中筛选出PDL1、4-1BB、IL-17、GPC3、BCMA、MSLN等多种针对免疫药物及肿瘤治疗的抗体。此课题由原能细胞抗体组研发总监李博华博士负责,主要研究IL-17抗体等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新型药物。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上海市科技技术委员会特别设立了“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支撑项目,用以推动上海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前不久,上海科委公布了2019年获得该资助的项目名单,原能细胞王华菁博士的“抗 IL-17A/IL-17F 双特异全人源抗体”项目荣列其中。

2018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原能细胞作为973计划项目中的《强直性脊柱炎新干预策略的研究》课题承担单位继续开展和完成课题研究。此课题由原能细胞抗体组研发总监李博华博士负责,主要研究IL-17抗体等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新型药物。在配合李博士研究的过程中,原能细胞王华菁博士在原能细胞自主知识产权的1011大容量天然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里,筛选出一株针对IL-17A和Ftwo-in-one抗体。它结构非常稳定,比起已上市的诺华Cosentyx礼来Taltz,在表达、纯化、产业化具有显著优势,可能发展成更为有效的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药物。

目前,在全球的免疫相关疾病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患者需长期或者终身用药。有数据显示,单在中国,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总数量约为2000万人次。如果王华菁博士负责的这项研究一旦投入临床使用,将有效改善目前全球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现状,造福国内广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王华菁博士表示,该项目能获此殊荣,离不开项目组全体人员共同的智慧与努力,更依赖于原能医学这块优秀的土壤。原能细胞从2016年开始搭建抗体技术平台,基于其自有的千万份级全自动细胞库的优势,在短时间内构建了的1011大容量天然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并从中筛选出PDL1、4-1BB、IL-17、GPC3、BCMA、MSLN等多种针对免疫药物及肿瘤治疗的抗体。以此与上海免疫学研究所、长征医院、中山医院等多个专业权威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

与此同时,原能细胞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系统正式推向市场,并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共同打造了低温生物冷冻技术平台。以此打造智能化、标准化、产业化生物样本存储模式,引领生物样本库的发展趋势,保证样本的质量与安全,促进细胞生物研究的精准性。

此次已是原能细胞第三次获得政府项目资助,现在原能细胞已申请了百余项专利,充分证实了原能细胞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同仁的支持与关注下,原能细胞的抗体技术研发团队定能精益求精,以更好的成绩回馈社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