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存儲是移動電子設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着移動電子設備越來越小,功能的逐漸增強,移動電子設備對電池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目前,移動電子設備製造商仍需根據市售電池的大小和形狀來設計其設備,電池大多數呈現圓柱形或矩形形狀,這些電池佔據了現代電子設備的大部分空間,限制了移動電子設備的設計自由度,尤其是對於下一代柔性電子設備而言,電池的限制已成爲一種設計問題。印刷電池技術、電極、電解質材料來源:Wiley-VCH Verlag & nanowerk.

3D打印技術在電池製造中的應用,有望解決這一問題,製造出“任意”形狀的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不僅如此,3D打印技術的應用還將能夠提升電池的電化學性能。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期刊的評論文章-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Batteries/電池的增材製造”概述了通過不同類型的3D打印技術所實現的電池,並對3D打印電池產業化應用過程中仍存在的挑戰進行了討論。

3D打印電池爲移動電子設備的優化設計帶來哪些可能性?

3D打印電池爲移動電子設備的優化設計帶來哪些可能性?

解鎖移動電子設備設計自由度3D打印微型電池3D打印電極交錯堆疊創建出沙粒大小的陽極和陰極來源:nanowerk

論文討論了每種3D打印方法的工作原理、打印過程、優點和侷限性,並重點介紹了打印電池的電極和電解質的打印材料。

製造電池的主要3D打印技術包括:立體光固化(SLA),模板沉積(template-assisted electrodeposition-based 3D printing,TAE),噴墨打印(inkjet printing,IJP),直接墨水書寫( direct ink writing,DIW),熔融沉積成形(FDM)和氣溶膠噴射( aerosol jet printing,AJP)。材料包括印刷電極材料石墨烯、碳納米管、碳納米纖維和LTO / LFP,以及電解質材料。

3D打印作爲一種先進的製造技術,通過對相變和反應性材料以及溶劑型油墨進行數字化控制的沉積,製造複雜的3D對象。

3D打印電池爲移動電子設備的優化設計帶來哪些可能性?

在電池製造方面,3D打印與常規電池製造技術相比具有多個顯著優勢:

1)能夠製造所需的複雜架構;

2)精確控制電極的形狀和厚度;

3)印刷結構穩定,操作安全的固態電解質;

4)具有低成本,環境友好和易於操作的潛力;

5)通過直接集成電池和其他電子設備,具有消除設備組裝和包裝步驟的可能性。

這些優勢對於未來的電池設計很重要,3D打印能夠製造出具有更大表面積和更高面負載密度的新型3D架構電極,在離子傳輸過程中提供更短的擴散路徑和更小的電阻,從而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此外,文章提出由於採用增材製造方式,3D打印可以大大減少材料浪費,並可以加快生產速度。總體而言,3D打印爲快速製造具有複雜結構和高性能的3D結構電池提供了新途徑。不同電池3D打印技術的比較來源:Wiley-VCH Verlag & nanowerk

考慮到製備條件、材料和工藝之間的兼容性,並非所有3D打印技術和當前電池材料都適合於製造印刷電池,論文對用於印刷電池的不同3D打印技術做了定性比較(如下圖)。

3D打印電池爲移動電子設備的優化設計帶來哪些可能性?

當前,鈦酸鋰(LTO)和磷酸鐵鋰(LFP)是3D打印電池中最常用的陽極和陰極材料,具有最小的體積膨脹,高倍率性能,高穩定性和安全性。碳納米材料是3D打印電池中使用的電極材料的另一個有前途的材料組。已還原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已用於3D打印超快超級電容器。碳納米管和碳納米纖維由於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較高的化學穩定性,較大的比表面積以及出色的電學和熱學性質,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印刷油墨材料。

論文還討論了電解質材料。電解質緊挨着電極,是電池中最重要的成分,電解質充當使電池導電的催化劑,通過促進離子在充電時從陰極到陽極的移動以及在放電時反向的移動。電解質在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循環壽命和安全性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隨着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電池的電解質也可以直接打印,從而減少製造流程,製造時間和製造成本。

論文同時討論了3D打印電池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所面臨的挑戰。儘管在製造3D打印電池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在將其廣泛用於商業用途之前,仍然需要解決許多挑戰。例如:目前只有少數可印刷材料,尤其是可用作3D打印電池的活性材料墨水。同樣,當前有關3D打印電池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電極和電解質的材料上,還極少有人對集電器這一重要的電池組件進行3D打印製造的研究。此外,如果完全通過3D打印技術製造電池,每個打印組件之間的兼容性存在巨大挑戰。3D科學谷Review深圳大學增材製造研究所3D打印鋰電池電極研究來源:深圳大學陳張偉教授@TCT 深圳展論壇3D打印電池爲移動電子設備的優化設計帶來哪些可能性?

正如本文前言所述,目前的電池技術限制了移動電子設備的設計自由度,而3D打印技術的的應用爲電子設備設計打破電池形狀的制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3D打印電池技術的進展與突破或將促進微型化的移動電子設備、隨形化穿戴設備的設計迭代。

3D打印電池爲移動電子設備的優化設計帶來哪些可能性?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我國研究機構也在開展3D打印電池技術的應用研究。例如,深圳大學增材製造研究對低溫直寫3D打印製造鋰電池電極的製造進行了研究,3D打印LiFePO4正極與Li4Ti5O12負極,未來可應用於助聽器、電子手環等終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