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邢臺4月17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河北省廣宗縣教育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17日透露,邢臺市廣宗縣廣宗鎮大王村發現的宋代磚室墓清理工作告一段落,經文物部門連續幾日努力,共搶救性清理出圓形磚室墓4座,舟形磚室墓1座,出土文物7件,其中銅簪1件、白釉瓷盞3件、瓷碗3件。

3月27日晚,廣宗縣廣宗鎮大王村村民報告,在其村北清理廢棄池塘時發現一座古墓,廣宗縣教育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立即責成該村村委會對該古墓加強保護,同時上報市級文物部門。

3月28日,邢臺市文物考古專家趕赴現場。經調查發現,該墓葬墓室爲圓形磚室墓,墓頂殘破,墓室內磚雕仿木結構,磚雕精美,具有北宋時期風格。文物部門隨即開始進行搶救性清理。

經清理發現,該墓葬由磚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組成。墓室內磚雕4座主建築,東側建築內雕刻一桌兩椅,北端建築下雕刻夫人半啓門;墓室西南角磚雕一贔屓,其上馱磚制碑。磚雕仿木建築做工精美,建築結構,柱、枋、斗拱、飛椽、鴟吻交代詳細,頗具晚唐風格。

3月31日,文物考古專家在其西側再次發現磚室墓。4月2日,文物部門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新發現的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同時對池塘內其他區域進行文物勘探,在北側又發現3座磚室墓,經過19天的搶救性清理,文物考古專家共搶救性清理出圓形磚室墓4座,舟形磚室墓1座,出土文物7件,其中銅簪1件、白釉瓷盞3件、瓷碗3件。

據廣宗縣教育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沈林忠介紹,這種磚墓在廣宗縣是首次發現,對研究廣宗縣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有很高的價值。

據邢臺市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宋代墓在廣宗縣爲首次發現,填補了該縣宋代墓葬文化的空白。同時,這批仿木結構磚室墓的發現充分反應了廣宗縣一帶宋代的建築風格,對研究廣宗一帶建築形式及雕刻技藝提供了依據,爲探索廣宗一帶社會文化及喪葬習俗提供了詳實資料。

據瞭解,爲進一步展示5座古墓的文化內涵,文物部門將選取主要的墓葬,分別整體遷移入藏邢臺市及廣宗縣博物館展示保護。

相關推薦
  • 四川閬中:出土六座南北朝古墓 距今約1500年
  • 四川一工地發現明代石室墓 出土明代青花碗
  • 古墓壁畫以後有望原址保存,“墓葬壁畫原位保護”立項公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