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確實需要在關鍵領域,針對核心技術進行創新,」 Microsoft 365 負責人Jared Spataro在接受The Verge採訪時說道:「 Fluid Framework 是我們既是協作創新的新方式,也是未來承載各色內容的文檔的新載體。Spataro 還說道:「Fluid Framework 沿用了一部分以往文檔的概念,但是將這些格式和文件徹底拆碎、打散,然後用雲端的網址鏈接將它們逐一代替代。

一次會議的演示文稿,通常是一個 .pptx 格式的文檔,而日常來往的郵件附件裏的文檔則多是 .docx 和 .pdf 格式的文檔。當然,設計師更熟悉的可能是在 Adobe Photoshop 中可以打開的 .psd 格式的源文件。

我們熟悉了這種各司其職的格式體系。

而網絡正在改變這種格式體系。各種服務和功能大都「在線化」,大家都熟悉在線看視頻,已經不會去分它是 .mp4 還是 .flv,在線音樂是 .mp3 還是 .flac 已經無人在意。而更爲重要的文檔和效率類的服務也是如此,且不說微軟的 Office 365 和相對更加輕量的 Google Doc,國內的 騰訊文檔和石墨文檔等在線文檔工具,讓我們越來越少地接觸帶有.docx 後綴的本地文檔。當然,這並不是意味着本地文檔就此消亡,但是這種去本地化的趨勢非常明顯。

如果文件的格式已經不再清晰可見了,那麼概念的界限自然也會逐漸淡化。一個記錄文本的文檔和記錄表單的文檔爲什麼不乾脆融合到一起,並且適應用來展示的需求?當然可以。

今年年中在 Microsoft Build 大會上微軟展示的 Fluid Framework 就做的更加徹底。

打破格式界限的一體化文檔服務

無論是源自 Word 裏面的富文本還是 Excel 當中的表格,它們甚至不用以單一完整的文件而存在,它們在網絡上傳遞的時候,將會是一段簡短的鏈接。但是在 Fluid Framework 的支持之下,呈現出來的,則是一段可交互的、具備編輯功能的、帶有內容的模塊。

說起來,並不難理解。在有 Fluid Framework 支持之下,任何網絡環境都會是一個簡單純淨的畫布,一個可以承載不同類型文檔和功能的空間。整個 Office 龐雜功能體系,你都可以按需取用,提取出來拉到 Fluid Framework 中使用。

「我們確實需要在關鍵領域,針對核心技術進行創新,」 Microsoft 365 負責人Jared Spataro在接受The Verge採訪時說道:「 Fluid Framework 是我們既是協作創新的新方式,也是未來承載各色內容的文檔的新載體。」這種新的文檔框架讓用戶能夠拆解不同類型的內容,並在不同的應用場景和不同文檔中輕鬆地取用。

Spataro 還說道:「Fluid Framework 沿用了一部分以往文檔的概念,但是將這些格式和文件徹底拆碎、打散,然後用雲端的網址鏈接將它們逐一代替代。不同的鏈接承載放置不同的內容和組件,因此從文字到表格,再到圖形化的可視化內容,所有這些都可以隨意地整合,輕鬆集結在一個地方。然後,Fluid Framework 讓你實時訪問所有這些內容,因此它是動態的,可交互的,是完全可協作的,並且可以便捷共享的」。

面向下一個時代的交互模式

作爲一個尚且處於早期階段的服務,目前Fluid Framework 還只是打通了 Office 自家的文檔體系。但是即便如此,這意味着你可以將任何一個文檔當中帶有相應功能的內容,無縫地與人在 諸如筆記工具 OneNote 隨時隨地嵌入 Excel 的模塊和豐富的表單、即時通訊工具 Teams 中加入演示文稿,並且和同事一起修改其中的樣式,替換圖片,增刪動畫而無需離開,你甚至可以直接在你網頁的 Outlook 郵箱裏面,直接編輯當月網站數據所生成的表單和相應的柱狀圖。

當然,這還不止。人工智能功能的加入,讓 Fluid Framework 可以做到更多事情,比如發佈會現場所演示的,實時發佈信息,然後 AI 協助將信息實時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分發給不同國家的同事。

這種全新的功能,讓內容協作中間大量複雜的概念和環節都被移除了,這種程度的變化是驚人的,它意味着交互的模式,從最底層的概念到呈現的方式,都發生了改變,而這種改變還會隨着產品迭代和時間推移,而進化得更加智能、無縫、微妙。

Spataro 總結道:「不同格式的文檔,一直是人們思考如何製作內容的思維框架。但是 Fluid 往後退了一步,重新審視了一下這個既有的體系,然後展現了一個新的可能:我們不再需要這些主導一切的文檔格式和不同類型的文件。我們不用在處理表格的時候就必須聯想到 Excel,寫文本的時候也不必去限定工具必須爲 Word,而可視化內容的展示也不再拘泥於 PowerPoint,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類型的內容,我要說的是,我們不再有文檔了,我們擁有一個無所不能的畫布。」

而這個全新的東西,最近剛剛開始對外開放了申請入口:

Fluid Framework Developer Preview

從3G時代就開始的探索

當然,如今看起來頗爲具有想象力的 Fluid Framework ,它的核心思路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東西。

在線協作的概念由來已久,《連線》雜誌前主編凱文凱利在他1994年出版的《失控》當中早已提及相關的概念和想法,但是在如今實際上要打通新的領域,納入一個新的格式,加入一個新的功能,都需要足夠的基礎纔行。

Google Wave 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在一個畫布之下,進行多格式、多樣式、多人在線協作,幾乎完全無界的在線協作模式是令人炫目也讓人無所適從的,這一產品最終失敗了,但是它在技術和架構上的遺產足以反哺出 Google Doc、Google Drive 這種級別的產品。

Google Wave 的想法在當時確實略有一點天馬行空,實際應用場景和需求並沒有跟上,對於網絡帶寬的要求在當時也相當苛刻。而如今上線的 Fluid Framework ,應該也是從這些失敗的前輩身上汲取了不少經驗。

立足於微軟最紮實的 Office 365 這一雲端服務來進行鋪設和測試功能,在服務羣體上,則選擇了需求更加清晰具體的企業用戶(尤其是協作服務),來作爲初始的切入點。這樣的限制,足以說明微軟的審慎和重視,他們甚至準備好了以年爲單位來進行迭代。

微軟對 Fluid Framework 充滿了期待,他們相信這個東西能夠重塑行業,甚至重塑網絡本身,也許到明年5月的開發者大會上,能夠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 Fluid Framewor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