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师带徒”的387人,占总人数的77%,体现了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作用强,有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军人112人,占总人数的22%。

4月30日上午9时,2019年“成都工匠”命名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金牛宾馆大礼堂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宣布了首批命名的502名“成都工匠”,并为“成都工匠”代表颁发金质奖章和奖金。

会上,潘玉华等6名“成都工匠”代表作了先进事迹报告。2019年“成都工匠”评选活动历时3个月,经过申报推荐、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等评选流程,产生了首批命名的“成都工匠”。据了解,活动前期,经各级申报推荐,共接收“成都工匠”参评人选945名,通过资格审核731名,4月22日,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确定了502名2019年“成都工匠”的最终名单。

此次评选出的502名“成都工匠”行业分布广,遍布成都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各个领域,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及新经济的多个行业多个工种。年龄跨度大,平均年龄41岁,最年长的59岁,最年轻的23岁,从50后到90后齐聚一堂。技术水平高,高级技师和高级职称216人,占总人数的43%;技师和中级职称187人,占总人数的37%。引领作用强,有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军人112人,占总人数的22%;坚持“师带徒”的387人,占总人数的77%,体现了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一线职工多,普通职工393人,占总人数的78%;技术总监、生产负责人109人,占总人数的22%。企业类型全,来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298人,占总人数的59%;民营私营企业176人,占总人数的35%;外资合资企业28人,占总人数的6%。

据了解,来自保利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高级技师郑勇也光荣的获此殊荣。当我们坐在4S店里,总能看到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神情专注,并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能——他们就是钣金技师。

为了磨练技术,技师们除却勤练别无捷径,在日积月累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秉承对精品的执着追求,凭借过硬的技术和真诚的态度,为车主呈现最好的品质与服务,实现自己的不平凡、不普通,这正是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

据悉,“成都工匠”主要在成都重点发展的五大先进制造业和五大新兴服务业中,充分挖掘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技艺精湛、精益求精,严谨细致、专业敬业,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并在本领域、行业内具有较高公认度和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工人代表。到2022年,培育评选成都市级工匠3000名、区(市)县级工匠7000名,基本构建起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成都现代产业发展,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工匠人才队伍,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创响“成都工匠”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