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顾实力盲目冲

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没有什么风险,因此,第一、二、三、四志愿冲,第五、六志愿才和自己的实力差不多。

解析:针对填报志愿时如何排序六所高效的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学校是考生非常向往但依据往年分数报考可能有些悬的学校,可以试着拼一拼,努力冲一下。第三志愿和第四志愿高校应是考生比较喜欢且依据往年分数录取问题不大的学校,可以用来稳一稳;第五志愿和第六志愿是考生按照平时的成绩完全有把握考上且自己又能接受的学校,可以用来保一保。

二、院校之间梯度不合理

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设置的梯度太小,第一、二志愿和第三、四志愿之间都只有几分的梯度。

解析:给大家的建议是6个学校之间应有分数差,最好在10-20分之间,如果分数差只有5-10分,则两校之间录取分数线过于接近,可能录取不了。

三、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一名考生投档到A志愿学校,由于分数线较低(刚过投档线)、专业志愿填的较高(都选择学校热门专业),专业不服从调剂,仍可能被退档,而退档之后将无法再投到之后的志愿。

解析:为规避这一风险,很多高校承诺“进档即取”,但必须满足“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前提,为此,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必须谨慎考虑服从调剂。

四、只考虑分数,不考虑兴趣

在实际填报时,有很多家长和考生只以分数为依据,根本不考虑兴趣,导致孩子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对学校、专业不满意。

解析:在填报志愿时,通常要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实力原则”——按实力进行定位;二是“政策原则”——符合高考政策和志愿填报规则;三是“兴趣原则”——结合实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五、只盯着本地院校

近年来,很多考生在一本填报志愿时,选择面比较广,面向全国各高校。但是在二本填报中,他们大多选择本地院校,而不愿意选择外地院校。

解析: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合理组合,把眼光放宽,不要只盯着本地院校,增加高考的录取几率。

​六、重热门专业,轻新兴专业

面对数以千计的专业,大多数考生和家长都会选择当下的热门专业,所以造成了在用一个批次开设这些热门专业的院校,出现严重的“撞车现象”,导致分数同比往年一定会升高,使得一些考生失利于这些专业,出现退档。

解析:热门专业必然很受大家欢迎,师资力量最强、软硬件设施最佳,然而再看一些新增专业时,家长和考生去了解的范围有限,包括专业的学习,开设院校、师资力量、深造机会、就业情况参考的资料或是实证偏少;因此考生和家长往往很难定位,就会造成好多人不考虑或者不愿意填报,所以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低一些,给了考生一个录取的机会。

但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新增设的专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某些行业,为该行业缺乏专业人才而开设的。所以家长和考生面的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慎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去学习。

七、重录取分数,轻录取规则

很多家长和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只是看这个专业的往年录取分数是否和自己的分数相对应,有些家长认为分高的专业,在这个院校中就是好专业,分数低的就是不好的专业。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

解析:当前,录取分数一直被炒作,似乎成为了公众感知大学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学生培养质量、专业优劣的指标。实际上,专业的录取分数高,一方面与该专业受关注程度高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也与开设院校的专业实力强有关。所以,不能把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与专业的优劣联系起来。

考虑是否能被某个院校录取,不仅要参考这个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这个院校的录取规则。有些是“分数优先”的院校,我们只考虑自己对专业的喜欢擅长度的高低,排序就可以了,但如果是“专业级差”的录取原则,就要考虑第一个专业的录取概率是否能满足。

八、专业调剂无所谓,押宝在入学后转专业

在往年的填报中,有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考入好的院校,比如一定要进958、211院校,由于没有分数优势,所以家长们都借助于“服从专业调剂”来实现帮助孩子进入这些院校,牺牲孩子的优势专业。

解析:家长和考生们要注意,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部分高校确实大幅度增加校内二次转专业的机会,以抵消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一些高校有相关政策,允许在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中的5%优秀学生,根据学习成绩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实际上能利用这类政策成功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家长和考生们一定要慎重自己的专业选择与填报上的研究。

当然,如果被录取到不理想的专业,也不等于就没有了机会,现在很多高校也都有辅修专业或者第二学位可供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