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成熟卻意味着,你長大了,不能再依靠父母、依靠旁人爲你的生活負責,你要爲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買單,尤其是那些錯誤的選擇。

成熟是什麼

總會聽到父母說:“怎麼這麼大了還像個孩子,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成熟起來?”

也總聽男生說自己的太太或女朋友:她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成熟一點?

成熟,似乎是一種我們每個人都曾經追求過的狀態,小孩子想要成熟,因爲成熟意味着長大,免了許多不必要的管束。

而逐步長大,邁入20+,30+,離成熟越來越近的我們,卻忍不住開始問自己,成熟究竟是什麼?

科學研究發現,大腦在30歲以後,纔會完全成年。尤其是負責情緒成熟性、綜合判斷和自我意識的前額葉皮層,30歲還在發育中。

從這個角度說,很多人20+、30+還開玩笑的說,我還是個寶寶,似乎也並不爲過,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曾真的成熟。

對於成熟,很多人的理解也有不同。有些父母把孩子18歲視爲成熟,有些人把成家立業視爲成熟……

在我看來,成熟不是某種生活狀態或者生活階段,而是逐漸改變的心態。

成熟,意味着懂得給予愛

我們的大腦未發育成熟就出生的缺點是,擁有未成熟大腦的嬰兒沒有生活能力,無法獨立生存。

於是,在我們成長最初的幾年,都需要完全依靠養育者的照料,這就讓我們擁有了充分地享受愛、享受被照顧的時光。

心理學家會強調人最初幾年“被照顧”的質量,一個孩子如果被照顧的好,他能從母親的眼中讀到愛,就會相信,這個世界是歡迎他的。反之,他就會覺得,自己是不被世界喜歡的。

所以,一個人在成長初期是否獲得愛、感受過愛是非常重要的,這讓我們敢於去信任這個世界。

但是,隨着我們的成長、成熟,當我們把所獲得的愛內化於心,擁有了愛別人的能力,便不該再一味地索取愛,而是要懂得,把愛更多的傳承於更多的人身上。比如,一直愛着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以及,更多的人。

有些人,把這份愛的傳承,做到極致。

比如,奧黛麗·赫本。

赫本的童年算不上幸福,小時候,她常常聽到父母爭吵,年幼的她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本能地躲到桌子下面。

6歲那年,父親更是拋棄了她和母親,母親帶着她回到荷蘭。不久後,二戰爆發,德軍佔領荷蘭,戰爭帶來的恐懼籠罩着赫本的童年,因爲食物短缺,赫本患上了嚴重的營養不良。

但即便如此,多年後,她依然記得這個世界曾經給過她的愛。她忘不了聯合國基金會在戰後,給她們送去食物的場景:當時的我餓極了,打開一罐,一口氣喫光了。

帶着這份愛,她選擇擔任基金會的親善大使,用自己的影響力舉辦募捐活動、在公開場合發表演講,並不顧戰亂和傳染病的危險,看望一些貧窮地區的兒童,足跡遍及許多國家。

在人生盡頭時,她吐露自己的心聲:“一個人總是要死的,但我最依依不捨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第三世界那些被戰爭、乾旱和飢餓困擾的兒童。”

像赫本這樣,學會給予愛,能把自己的愛傳遞給更多人,這種狀態就是成熟。

成熟意味着擁有生命的彈性

做諮詢師越久,越會發現,那些容易擁有情緒問題的人,往往是因爲缺乏生命的彈性。

所謂生命的彈性,是指在不同的境遇與環境中,都能夠迅速調整自己,達到最好的生活狀態。而不是一廂情願地活在“世界爲什麼不是我要的這樣”的童話故事裏。

隨便舉幾個例子:

  • 有多少人,在婚後還對“Ta在婚後不如婚前對自己體貼”這件事耿耿於懷;
  • 有多少姑娘,還在30+,40+之後,對着自己曾經照片上的膠原蛋白深深嘆息;
  • 又有多少人,明明已經爲人妻、爲人父、爲人母,還在過着單身時自在、不需要爲任何人負責的生活,美其名曰“做自己”。

其實,這都是不成熟的表現,因爲他們固執地認爲世界不會變、自己的年齡不會變,社會角色不會變。

真正的成熟,是接受與改變自我。

這種改變,可以是對現實不低頭的“迎難而上”,也可以是調整心態,適應變化的坦然接受。最要不得的,是守着故去的美好,埋怨世界爲何不可滿足自己“多一點”。

在一次訪談節目中,金星談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大家都知道,金星爲了“做女人”這件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甚至差點因爲醫療事故,造成左腿殘疾。

對於一個舞者來說,這定是致命的打擊。

但即便如此,金星也僅僅允許自己在“萬念俱灰”中過了兩天。兩天以後,她告訴自己:“這是上天對你的考驗,憑什麼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上天把你的雙腿奪走,你就要用自己的努力,從上天手裏奪回來”。

再後來,她靠着信念的支持、熬過了艱難的康復訓練,最終,真的從上天手中,把屬於自己的“禮物”奪了回來。

在節目裏,聽到金星講這段話的時候,我心裏無限感動。

一個真正成熟、真正堅強的人,就是這般,無論遇到什麼,都能迅速調整自己,去爭取最好的結果,而不是停留在結果上自怨自艾。

成熟意味着

學會爲自己的錯誤買單

每一個孩子,都曾被“特許”過,有過那麼一段任性時光

高興了就哈哈大笑,不高興了就哇哇哭,把別人家的小朋友弄哭了,也有父母出面,賠禮道歉,順便以一句“他還是個孩子,您別跟他計較”結尾。

那段被特許任性的時光,是屬於孩子的特權,而成熟,意味着所有的任性,都要自己買單。

不久前,一個讀者留言給我說:

“我出軌了,出軌的對象也已結婚,如今,她懷孕了,我不想要這個孩子,因爲並不想爲此離婚,但是,又不想直接告訴女方,那樣的話,覺得自己很渣,我該怎麼辦?”

留言最後,他還特意加了一句“我不想聽你的道德評斷”。

看到這則留言的時候,我的腦子裏呈現的,不是一個成熟的男人,而是一個“滿地撒潑打滾的小男孩”的形象,是哪怕犯了錯,還想着要別人“親親抱抱舉高高”的任性小孩。

這短短的幾句話,每一句都寫着“我不想負責”:雖然我犯了錯,但是,我不想承擔失去家庭的後果,也不想承擔女友罵自己渣男的後果,甚至,連旁人的道德評判也不想聽。

可是,犯錯的他不來承擔這一切後果,這一系列的傷害,又該由誰來買單?

所以,思來想去,我只回覆他一句話:“錯已犯,你要懂得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長大與成熟,從來不意味着不能犯錯,事實上,我們的一生,都在各種錯誤中跌跌撞撞成長。

但成熟卻意味着,你長大了,不能再依靠父母、依靠旁人爲你的生活負責,你要爲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買單,尤其是那些錯誤的選擇。

這便是我所理解的成熟,它永遠不是一個結果,卻是一個越來越好的過程。

  • 它意味着懂得付出愛,比得到愛更重要;
  • 意味着擁有生命的彈性,適應不同際遇的能力;
  • 更意味着爲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買單,承擔起屬於自己的人生。

願你,慢慢長大,慢慢成熟,慢慢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