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龍是當代武俠史上的兩大中流砥柱,他們共同開創了中國武俠文學的新紀元。他們的作品都展現了人性的豐富性和社會的複雜度,具有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然而,兩人的小說風格迥異,區別極大,讀者的閱讀體驗也大不相同。那麼這兩位作家的作品到底存在哪些差異呢?以下就是本文總結的六項區別。

金庸和古龍

一、文筆氣勢

金庸的小說文筆洗練,氣勢宏大,情節生動細膩,人物刻畫栩栩如生。作者憑藉其深厚的文化修養和淵博的歷史修爲,把一段段故事和一個個人物都融入了宏大的歷史背景當中。金庸的文筆看似平淡,卻有一種波瀾不驚的氣勢,一般的作家很難達到這樣的境界。

古龍的小說文筆灑脫隨意、自由不羈,情節奇巧驚人、出人意料。作者受西方文學影響較深,在小說中特別擅長營造氛圍、表現情境,哪怕再平淡的人物和景物,經古龍寥寥數筆寫來,就平添了無窮無盡的意味。可以說古龍是鬼才般的文筆,只可意會不可模仿。

金庸人物楊過

、人物塑造

金庸小說中的大俠多是完人。例如一生任俠的洪七公、爲國爲民的郭靖、宅心仁厚的張無忌、捨生取義的蕭峯,他們都是讀者心目中最理想的英雄人物,入眼便心生崇敬,難以忘懷。雖然他們也難免犯錯,但都是因爲外在因素的影響,絕非刻意爲之。

古龍的筆下沒有完人。每一位大俠其實都是普通人,他們會幹出不少蠢事、錯事,有時甚至連喜歡他們的讀者感到難以釋懷。他們大多遭遇了重大的不幸,有的天生就落下終身殘疾,有的自幼便身負血海深仇,還有的一生都在贖罪。他們同樣會爲生存所迫,爲衣食發愁。這一點不如金庸筆下的大俠活得痛快,卻顯得更加真實。

金庸人物趙敏

三、故事場面

金庸善於寫長篇,越長越精彩。他的作品以大場面取勝,例如小說中隔三差五就要安排一次武林大會,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大會上相繼登場,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讓讀者大呼過癮、欲罷不能。而且長篇故事的內容各不一樣,極少出現雷同的情節。

古龍善於寫短篇,越短越出色。他最優秀的小說,如《小李飛刀》系列,《楚留香傳奇》,《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等等,看似長篇,其實都是由多個短篇或中篇故事組成,前後關聯不大。古龍筆下的大場面不多,不少情節設置都雷同,只是人物換了個名字罷了。

金庸人物小龍女

四、武打描寫

金庸武俠,武功套路及打鬥場面的描寫都非常全面、細緻,一招一式都清清楚楚,打鬥過程中穿插着各種細節描寫、人物心理描寫,使讀者身臨其境,歎爲觀止。另外,金書中大多數厲害的武功都是脫離兵器的,例如“降龍十八掌”、“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北冥神功”等等,書中越是厲害的角色,越不需要兵器。

古龍武俠,不重招式套路,不寫一拳一腳的細節,作者重在渲染比武的意境氛圍,着重描寫的是雙方的心理素質和智謀,往往一招發出,生死勝負已判。這樣的描寫,對讀者而言別有一種驚心動魄的體驗。古龍最鍾情的武功往往都跟兵器有關,例如小李飛刀、圓月彎刀、割鹿刀、孔雀翎等,甚至直接寫了一部小說叫《七種兵器》。

古龍人物楚留香

五、人物取名

金庸善於給女性角色取名,他的作品中優雅動聽的佳名比比皆是。王語嫣、木婉清、小龍女、周芷若、嶽靈珊、袁紫衣、 程靈素、霍青桐、苗若蘭、凌霜華…… 或清麗脫俗,或淡雅雋秀,字字如珠玉,爲讀者描繪了一幅羣芳爭豔的美人圖。

古龍長於給男性角色取名,其筆下男子的姓名都極具藝術氣息。楚留香、陸小鳳、傅紅雪、葉孤城、西門吹雪、司空摘星、花滿樓、沈勝衣、卓東來、柳餘恨......一個個頗具詩情畫意的名字,給讀者體驗到一種超凡出塵的審美意境。

古龍人物傅紅雪

六、內涵意蘊

有讀者說:“金庸筆下的江湖即使再遠,都有一座廟堂;古龍書中的廟堂再高,都是一片江湖。”的確,金庸寫的是天下,而古龍寫的是江湖。

金庸說:“俠之大者,爲國爲民!”向讀者傳達了一種家國天下的的情懷。而古龍卻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向世人道出了一種歷盡滄桑後的處世哲學。最後這一項區別,各用八個字概括了兩人作品截然不同的內涵意蘊,可謂簡練精準,無人不服!

古龍人物林詩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