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告顯示,在疫情期間富邦股份還組織系列直播活動,打開數字農業業務線上營銷渠道,使土壤檢測、特種肥料等數字農業技術相關的新業務的收入得到較大增長。天風證券研究報告認爲,公司在數字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方面已有可行變現模式,未來隨公司技術漸獲市場認可,公司發展的第二曲線將逐漸成形,並將爲公司業績增長提供穩定勢能。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訊(記者 吳婷)

日前,國內規模最大、研發能力最強、產品系列最齊全的化肥生產助劑生產商富邦股份,公佈首季業績預增報告,預計實現淨利潤4128.50萬元-4316.16萬元,同比增長120.00%-130.00%,上年同期淨利爲1876.59萬元。

資料顯示,目前富邦股份擁有60多種產品,廣泛用於化肥生產各個環節,銷售網絡遍佈全國各地和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地,客戶達260多家。

在報告期內,公司表示一邊做好疫情防控,一邊做好生產經營,保障國內外生產基地、營銷網絡正常運轉。國際方面,公司於摩洛哥OCP進行的技改項目正常實施;國內方面,富邦股份通過與中化國際旗下主營化工物流的思爾博公司、中鐵物流等合作,確保肥料助劑的供應及服務在疫情期間仍可穩定持續地開展。

據2020年2月公司發佈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有相當多的客戶在疫情期間向公司尋求支援、應急,爲公司增加市場份額取得先機。從一季度業績預告來看,公司因解決疫情期間運輸難問題,及時滿足了下游客戶需求,也使市場份額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時,公司還通過在線銷售服務,進一步降低了銷售費用。

公告顯示,在疫情期間富邦股份還組織系列直播活動,打開數字農業業務線上營銷渠道,使土壤檢測、特種肥料等數字農業技術相關的新業務的收入得到較大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從產業角度看,富邦股份數字農業技術成果應用商業化的持續變現,也是其淨利增長的原因。

公司資料顯示,自2016年向數字農業方向轉型升級以來,公司以“土壤”爲核心積累了大量數字農業“卡脖子”技術,現已可基本覆蓋種植鏈各環節需求,有效提高種植效率。2020年1月,公司發佈與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擬設土壤大數據研究院的相關公告,將加速土壤大數據成果產業化。2月,公司提及將通過提供知識產權轉讓等服務來打造公司的持續發展。

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與知識產權轉讓業務相關的技術諮詢等服務類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包括技術諮詢、工藝設計、專供設備及配套助劑等產品與服務。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認爲,公司在數字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方面已有可行變現模式,未來隨公司技術漸獲市場認可,公司發展的第二曲線將逐漸成形,並將爲公司業績增長提供穩定勢能。其看好公司在境外業務的擴張,以及數字農業商業化進程加速推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