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衆大家好,我是央廣記者程成,今天繼續聊一聊“國際軍事比賽—2018”這個話題。

央廣記者程成在比賽現場對參賽隊員進行採訪

國際軍事比賽開幕式上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首個比賽日比賽結束後,4國參賽隊員合影留念

都說打一仗進一步,通過參加有着“軍事奧運會”之稱的比賽,有什麼值得我們思考的?能向各國參賽隊學到點啥?

1

學 標 準

啥標準?

當然是按照實戰標準唄。訓練就是打仗,標準一個樣。

在“軍械能手”比賽中我就發現,比的不僅僅是裝備維修,更注重實戰檢驗。說白了就是先修裝備,再進按作戰進程操作一遍,最後通過實彈檢驗裝備修的到底咋樣。可以說是將作戰應用和維修技能相融合。

還有就是在很多比賽前,因爲使用俄方裝備,他們要給參賽隊作示範,講比賽規則,然而在比賽中,我們按照示範的標準做了動作卻被扣分,裁判說因爲示範的也不一定全對。當時我不理解,這不就是耍臭無賴,不想讓我們取得好成績嗎?

後來仔細一琢磨不全是,真到實戰中具體情況誰知道,怎麼可能提前拿出標準,設定好規定動作呢?

中國參賽隊渡送的重型裝備衝擊上陸

中國參賽隊裝甲工程車在反坦克壕上開闢通路

2

交 流 溝 通 很 重 要

2016年我們在“忠誠朋友”比賽項目中奪得了團體第一,並且是絕對優勢勝出,而到了今年,領先差距感覺越來越很小。

這其中不得不提一下埃及隊,兩年前比賽,我們把當時最先進的訓犬技術和他們進行了溝通交流,這次賽場上,埃及隊無論是犬的服從性、還是人犬配合的默契程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還有就是印度,在“額爾布魯士之環”比賽項目中,印度雖然是首次參賽,但成績不俗,一問原因才知道,那是他們連續兩年派出觀摩團,將各國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都有效轉化爲自身的訓練方式,今年一亮相就是二檔起步,震驚全場。

我想咱們是不是也能在所有項目中都派出觀摩團,只要好經驗好做法,多學習、多交流,抓緊帶回家認真研究。

防空導彈兵比賽項目首場比賽,中國參賽隊取得優異成績

“坦克兩項”比賽中,中國戰車奪得小組第一

3

比 賽 課 目 來 源 於 實 戰

雖然國際軍事比賽是俄羅斯國防部發起的,但其中的項目都來自基層、來源於實踐。

“軍械能手”這個賽事的發起者就是奔薩炮兵工程學院的副院長,因爲在平時教學訓練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需要通過一種形式來解決,所以先他們探索了個方法,慢慢演變成羣衆性練兵活動,再一點點發展到俄羅斯全軍性大比武,最後成爲今天的國際軍事比賽一個項目。

所以說“軍械能手”的各種課目設置,一定是在裝備維修領域最有效的檢驗方式。

都說實戰是訓練最好的檢驗,人家俄軍經常打仗,又是格魯吉亞、又是克里米亞,這幾年沒少折騰,自然經驗積累了不少,其中在“軍事拉力賽”項目中,設置了乘車行進間對300、400、600米三個不同距離隱顯目標射擊,這個課目設置就源自於他們當年戰場的實戰經驗。

“蘇沃洛夫突擊”比賽項目中,中國參賽戰車進行實彈射擊

俄羅斯參賽隊門橋到達對岸卸載裝備

4

訓 練 戰 法

這次比賽中設置了很多緊貼實戰的戰法,比如連、排門橋漕渡裝甲部隊,雖然不常用到,但在這次“開闊水域”項目比賽中還是以實戰背景出現。

我問了專業人士,我們軍事訓練大綱並沒有這戰法目訓練。

再舉個具體點的例子,比賽中有個情況,大概是一個營連分隊到河對岸執行任務,彈藥用光了,橋還被炸了。怎麼進行彈藥補給?按照以前的方法,要不架設浮橋,要不用彈藥輸送車開到門橋上漕渡過去,而這次比賽中我們通過兩棲裝甲彈藥車輸送車實施伴隨保障,兩者時間上差了多少,我不說大家都能算出來。

還有在“厄爾布魯士之環”項目,除了體能科目外,涉及戰法的課目,我們大綱中都沒有依據和標準,怎麼練都靠隊員自己摸索。這回好了,通過參與這種大賽,勢必對我們戰法創新起到借鑑幫助,對訓練大綱修改起到一個助推作用。

記者:程成

消息來源:CNR國防時空

本期編審:孫 利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