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礙於豐田混動技術過高的技術壁壘,各車企無法正面剛,就逐漸選擇另一條路繞行,不僅開始自主研發系統,同時還大力研發純電汽車。直到2015年,隨着混動技術在內的核心專利保護期逐漸到期、外界純電技術的不斷突破,豐田這才逐漸意識到自己與與外界橫向的包括純電方面的技術距離越來越大。

汽車圈一直有一種說法,“世界上一共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 一種是其它。”這足以見得豐田在混動領域無以撼動的的地位。的確,畢竟豐田早在1997年就推出了世界首款量產混動車型。但是,也正因其成爲“不可一世”的霸主,隨着研發的發展與深入,豐田也逐步建立起了自己專利技術壁壘。

這堵“牆”的確把豐田的混動技術“圍”在的“城”裏,拉開了與外界縱向的技術距離,但於此同時,也“圍”住了豐田自己。

而就在豐田建立起技術壁壘的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引入了“CAFF”的燃效規定,各車企必須提高新能車的比例才能免於被罰。但礙於豐田混動技術過高的技術壁壘,各車企無法正面剛,就逐漸選擇另一條路繞行,不僅開始自主研發系統,同時還大力研發純電汽車。

但與此同時,豐田在“圍牆”裏苦心鑽研混動技術。直到2015年,隨着混動技術在內的核心專利保護期逐漸到期、外界純電技術的不斷突破,豐田這才逐漸意識到自己與與外界橫向的包括純電方面的技術距離越來越大。從而開始逐步開放部分混動技術,並加速在純電方面下功夫。

不過,在尤其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純電平臺方面,豐田的動作確實相對保守很多。直至今年6月,豐田才正式發佈了純電戰略,並推出EV專用平臺——e-TNGA,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大衆的電動車專用平臺MEB,遲來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就連豐田汽車副社長寺師茂樹都表示:“豐田在純電動車領域的部署發展上,確實慢了些。”

除此之外,純電汽車的電池方面,主要使用鋰電池和固態電池等,雖然豐田本身也在汽車,電池上有一些研究,但是主要是氫燃料電池和鎳氫電池等,因此,在技術方面也有一定差距。倘若從零開始,金錢與時間成本無疑巨大。

因此,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豐田聯合在純電領域發展較爲領先的比亞迪成立純電動汽車研發公司,該公司將於2020年在深圳成立,豐田和比亞迪各出資50%,進行技術對等的整車研發工作,在目前的新能源領域,比亞迪有着自己獨特的優勢,而豐田更是有着難以撼動的地位。因此,此前雙方的合作就是一次強強聯合,有利於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也間接個深圳市引入電動車行業的人才,助力了深圳經濟的發展。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