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王维的诗歌创作中,山水诗的成就最高。而王维山水诗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优美。具体来说的话,就是不仅在形式上加入了绘画、声乐的特色,能够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而且在内容上还包蕴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王维独特的审美理想。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王维对“静”美的刻意追求。

如《过香积寺》:“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都是对“静”美的刻意追求。而说到王维的此类作品,就不得不提他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对于《山居秋暝》,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毕竟曾经我们就在语文课本上学过。但相信我们现在再读的话,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山居秋暝》是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于他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期间。它主要描写了一处山村秋雨初晴后的旖旎风光,以及山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王维寄情山水田园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尤为重要的是,这首诗还寄托着王维对高洁人格美的赞扬和理想社会美的追求。因此可以说,王维这首很优美的诗,从开篇美到结尾,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先,诗的开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即空旷的山林刚刚经历了一场新雨,随着夜幕的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需要注意的是,“空山”只是因为山林繁茂,掩盖了人活动的痕迹,并不是真的就没人,就如同王维另一首诗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样。所以“空山”反而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加上“新雨”后的万物一新,以及初秋傍晚的清新、宁静,可谓是美到了心坎里。

然后,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是王维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目光放在了月光下的山林里。它的意思是说,皎洁的明月从山中松隙间洒下洁白的清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月下青松、石上清泉,显然表现了一种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可谓写景如画。同时它又是对高洁人格美的赞扬,因为王维在《济上四贤咏》中赞叹过两位贤士的高洁,“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所写的便是繁茂山林掩盖下人的活动痕迹。它的意思是说,竹林喧响想必是浣纱女归来,莲叶动摇想必是渔舟轻游。虽说这两种景象都打破了宁静,但其实它也从反面衬托出了“空山”的宁静。而其背后所包蕴的却是王维对山林宁静纯朴生活的理想追求,这种美好生活图景与王维之前的污浊官场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这里更富有真情实感,优美动人。

最后,诗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即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散,山中的人自然可以长久居住。春芳,本意是指春天的花草,在这里其实是指王维的官场生活。它是王维对自己人生的一种选择,即官场生活固然美好,但是既然选择了远离,就不要再抱有念想,不如安然自得的在这山中长久的居住。简单来说,就是王维决然归隐了。

综观王维的这首诗,从写景看,他将雨后的秋凉,松间的月光,石上的清泉以及竹中的浣纱女,荷叶下的渔船,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就宛如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给人以极大的自然美的享受。除此之外,这首诗中亦包括了王维以自然美来表现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所以总的来说,王维的这首诗很优美,从开篇美到结尾,读后回味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