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结束后,很多国家把大量的轰炸机被改装成运输机,同时又生产了很多的专门运输机,从输送工具上彻底解决了进行大规模伞降的问题。

  根据,一战中单个人员伞降敌后的实践经验,20世纪30年代初,一些空运能力较强的国家开始组建专门使用降落伞空降敌后作战的部队,从此,对降落伞的使用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一种在危急情况下被迫使用的救生工具,发展成为主动对敌实施突击的战斗装备。最早建立这种伞兵部队的国家是苏联,1930年苏联就成立了伞兵试验分队,到30年代末已扩建成6个旅。在30年代组建了伞兵部队的国家还有德国、意大利、法国。

  二战爆发后,德国最先将伞兵部队大规模地使用于战场。1940年4月,德军在闪击丹麦、挪威的时候,使用了一个伞降团,此外尚有3个机降团予以配合。他们协助地面进攻部队迅速攻占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挪威首都奥斯陆,迫使两国投降。

  德军空降作战的成功一时震惊了世界,各军事大国开始纷纷组建自己的空降部队。到二战结束的时候,世界上的空降部队的规模大致是:苏联5个军,德国1个集团军,美国5个师,英国3个师,日本1个师。

  中国也在1944年组建了1个空降团。二战中,交战双方共进行了不同规模的空降作战160次,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944年9月美国、英国在荷兰战役中的空降作战,共空降了3. 6万人,其中伞降2万人,同时使用降落伞空投了大量武器装备、作战物资。

  这个时候的空降部队被称为伞兵部队、降落伞部队,他们被誉为“蓝天骄子”,降落伞被誉为“伞兵的翅膀”。这个时期的降落伞已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开伞可靠,下降稳定,方便操纵。从种类上看,不仅有人用伞,还有投物伞。

  自从,德军在1940年第一次使用空降兵作战后,这个特殊的兵种就一直影响着世界战争的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