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广涉民间验方,旁达各家学说,融会贯通用以临床,就像一个宝库,随取用之。仅举几例,一窥先生之博学广记。

治抑郁四药

《善门记事》载,一老僧来家化缘,托钵求助,从布囊内取出数十粒药丸,谓可医妇女肝气不舒,易怒、胃呆、不断打嗝、有抑郁感。按法用之,果然见效。尔后又来献佛手,询诸所含药物,乃直言不隐,有大黄10g、炒柴胡30g、醋香附20g、炒神曲30g,碾末,水泛为丸,每次2~4g,日2~3 次服,庙中方丈所传,已历五代,专送施主。该方老朽曾配制多料,患者反馈,功效良好,个别人大便稍溏,日行2 次,无其他反应。老朽命名禅院丸。

调治鼻渊五品

清末封疆大吏合肥李鸿章,外出与各国谈判常显示才华,因流涕而痛苦,据说有慢性鼻炎,不断发生鼻塞、打喷嚏,且痰多,感冒加重,俗称鼻渊。既往舆论刊物报道,他曾购藿香、白芷、苍耳子、辛夷、露蜂房、细辛、茯苓、桑白皮服之,很见功效。其实此药遣用已久,非近代开始。老朽投予时,在量上突出藿香、苍耳子、辛夷、白芷的疗效,次则露蜂房。计藿香15g、辛夷12g、苍耳子12g、白芷12g、露蜂房10g,细辛6g、茯苓9g、桑白皮15g,每日1 剂,水煎分3次服,连饮7~15 天。

稳定心率宜开四将

高僧空源,研医很精,虽师法《伤寒论》,然遣药有别,发展了经方学说,治疗心慌、脉迟、动悸不安,认为心阳不足功能亏损,主张温补、通畅血脉,要强化君主之官,常以附子、桂枝挂帅,配入其他药物,名大保汤,在佛门所开处方内,有炮附子15g、桂枝15g、甘草10g、生姜6 片、大枣(劈开)10枚,每日1 剂,水煎分2 次服,连用7~15 天。气虚乏力加人参10g,易汗加黄芪30g,叉手喜按加当归15g。老朽经验,调整、稳定心率,良品虽多,仍以人参、桂枝、甘草、甘松平妥属首选,投予得当,功效明显,号称四将。禅院此方,切实宜用。

三把火

老朽《蒲甘札记》写有民间疗法,名三把火,有附子15g、吴茱萸15g、干姜15g,每日1 剂,水煎分3 次服,专门调理内在虚寒,经常大便稀薄,腹中隐隐作痛,医院诊为慢性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症,久治不愈,颇富功效。通过大热温里,补命门火衰,便能驱寒,邪去则痛自止。虽有炎变,同样可用,不要被上下二火吓住,急吃清热解毒药,则雪上加霜,增重病情,这属经验教训,也是西医观点失败的总结。

《国医大师张志远医论医话》张志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本文来自“杏林墨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