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有關新冠疫情對鋼鐵行業企業現金流影響情況的提問,中鋼協副會長屈秀麗表示,受疫情衝擊,鋼鐵企業的銷售量、銷售收入均出現下降,庫存的大幅上升佔用了一部分資金,造成企業資金週轉困難。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在發佈會上,中鋼協提出了鋼鐵行業下一階段的幾項重點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有條不紊地加快兼併重組的步伐,打造不同層級的優勢企業集團,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區域號召力、專業影響力的龍頭企業。

(原標題:中鋼協:鋼企現金流無大礙 未來需求將明顯回升)

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4月22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鋼協)召開一季度信息發佈會,稱鋼鐵行業生產保持平穩態勢。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一季度,全國累計生產粗鋼23445萬噸,同比增長1.2%;但由於價格下跌等原因,鋼鐵企業效益大幅下降,中鋼協重點統計的會員企業利潤總額爲183億元,同比下降50.8%。

新冠疫情對鋼鐵行業的影響備受市場關注,中鋼協黨委書記何文波介紹,鋼鐵生產是典型的熱態連續生產流程,基本上不存在復工復產的問題。截至4月19日,中鋼協監測的191家企業中,在產企業178家,因疫情影響停產或暫未復產企業13家。

針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有關新冠疫情對鋼鐵行業企業現金流影響情況的提問,中鋼協副會長屈秀麗表示,受疫情衝擊,鋼鐵企業的銷售量、銷售收入均出現下降,庫存的大幅上升佔用了一部分資金,造成企業資金週轉困難。

但屈秀麗指出,銀行系統積極落實國家相關信貸支持政策,總的看,目前鋼鐵企業的現金流沒有太大的問題。

鋼材價格指數創三年新低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累計生產粗鋼23445萬噸,同比增長1.2%,日均產量爲257.64萬噸,同比增長0.09%;生產生鐵19974萬噸,同比增長2.4%;生產鋼材(含重複材)26742萬噸,同比下降1.6%。

其中,3月份,全國粗鋼產量爲7898萬噸,同比下降1.7%;日均產量爲254.77萬噸,同比下降1.68%,比1-2月份下降1.19%。中鋼協認爲,上述數據顯示出一季度鋼鐵生產保持平穩態勢。

一季度,中鋼協監測的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平均爲101.69點,同比下降5.7%。其中,長材指數平均下降6.1%,板材指數平均下降5.6%。從分月情況看,鋼材價格呈現持續小幅回落的走勢,其中1月末爲105.48點,2月末爲100.39點,3月末爲99.21點。

由於鋼材價格的持續下跌,一季度鋼鐵企業效益大幅下降。中鋼協重點統計會員企業銷售收入8916億元,同比下降5.6%;利潤總額183億元,同比下降50.8%;銷售利潤率爲2.05%,同比下降1.89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實現利潤58億元,環比有所增長。

從需求端來看,一季度,主要用鋼行業各項指標同比均大幅下降,鋼材消費下滑。其中,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7.2%,基建投資同比下降19.7%,汽車產量同比下降45.2%,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27.3%。

中鋼協指出,需求下滑,供給保持穩定,鋼材市場供大於求,致使鋼材價格呈現下跌趨勢。截至4月第二週,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降至96.86點,是2017年5月份以來的最低點,比今年初累計下降8.71%。

針對鋼鐵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何文波介紹,1月份,鋼鐵生產總體正常;2月份,由於交通運輸受阻和下游開工延遲,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2月下旬後,隨着交通運輸逐步恢復和國家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的落實,鋼鐵企業基本恢復正常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庫存情況,截至3月上旬,中鋼協監測的鋼廠庫存爲2141萬噸,20個城市5種鋼材社會庫存爲2021萬噸,均超過歷史峯值。3月中旬以後,隨着下游需求釋放、物流暢通,鋼廠庫存和社會庫存均逐旬下降。

不過,中鋼協依然認爲,這一情況需要警惕,如果庫存持續高位,將影響後市平穩運行。何文波表示,如果企業生產強度超過市場需求,去庫存的過程將十分艱難,高庫存可能成爲今年鋼材市場的常態;同時,高庫存佔用大量資金,影響企業資金週轉。

加快兼併重組步伐

“隨着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主要用鋼行業將加速復工復產,國內鋼材需求逐步恢復,預計二季度環比將明顯增長。”在4月22日的發佈會上,何文波如是表示。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瞭解到,鋼鐵消費主要有三個流向,一是流向建築行業,大概佔下遊行業用鋼的比例爲55%;二是流向製造業,佔比45%左右;三是有一部分鋼材用於出口,但佔比很小,絕大部分用於國內消費。

何文波指出,年初中鋼協瞭解到的情況是,今年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基建項目投資額約3.5萬億元;住建部近期公佈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大規模的基建投資將爲鋼鐵需求提供有力支撐。鋼鐵需求下降只是階段性的,後期將比一季度有明顯的上升。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在發佈會上,中鋼協提出了鋼鐵行業下一階段的幾項重點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有條不紊地加快兼併重組的步伐,打造不同層級的優勢企業集團,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區域號召力、專業影響力的龍頭企業。

當前,新冠疫情是否爲鋼鐵行業的兼併重組提供了一定契機?對此,何文波指出,資源保障、產能佈局、集中度是中國鋼鐵行業目前的三大短板。推動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是中國鋼鐵工業過去、現在和將來較長時間內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

事實上,近年來,鋼鐵行業兼併重組已取得了多項實質性進展。例如,中國寶武成立後接連重組馬鋼、重鋼,建龍集團先後重組山西海鑫等六家鋼鐵企業,德龍集團以司法重整方式重組渤海鋼鐵,中信特鋼重組青島特鋼,沙鋼重組東北特鋼。

但從產業集中度數據來看,中國鋼鐵產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例如,2019年粗鋼產量排名前10位企業佔全國比重36.6%,比2015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產量排名前4位企業佔比均已超過60%。

何文波認爲,適度的產業集中度有利於鋼鐵企業在資源掌控能力等方面開展協同合作,有利於資源配置的市場化,也有利於鋼鐵企業更好地開展行業自律,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市場變化。

他進一步表示,鋼鐵行業要加快兼併重組步伐,打破不利於鋼鐵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併重組的體制機制障礙,切實減少企業數量,實現鋼鐵產能減量優化,提高有效供給水平。

在發佈會上,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還問及影響當前鋼鐵行業盈利的因素。對此,屈秀麗介紹,根據協會監測,3月份行業效益環比有所好轉,除了鐵礦石價格有所降低以外,廢鋼價格下降幅度也比較大,環比下降4.32%,冶金焦下降4.6%,國產礦下降1.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