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21日電(記者王靖、安路蒙)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約有1000年曆史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敖漢旗武安州遼代白塔,因長達7年遲遲未啓動修繕而面臨倒塌的事件,日前經媒體報道引發社會關注。20日晚,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通過官方渠道公開回應表示,內蒙古自治區高度重視媒體報道的赤峯市敖漢旗武安州遼代白塔修繕滯後存在損毀的情況。


圖爲武安州遼代白塔上的一道寬縫(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安路蒙 攝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21日電(記者王靖、安路蒙)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約有1000年曆史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敖漢旗武安州遼代白塔,因長達7年遲遲未啓動修繕而面臨倒塌的事件,日前經媒體報道引發社會關注。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作出回應:已明確下個月完成修繕方案,立即啓動白塔修繕工程。

據瞭解,武安州遼代白塔目前裂開至少18道黑縫,生出100多個黑孔,塔身傾斜,不時有磚塊墜下。儘管各方都意識到千年遼塔岌岌可危,但從2013年當地籌劃修繕工作開始,長達7年時間始終在“紙上”來回打轉,遲遲不見開工。當地羣衆和業內專家呼籲,應立即對白塔進行加固維修,保護好寶貴遺產。

20日晚,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通過官方渠道公開回應表示,內蒙古自治區高度重視媒體報道的赤峯市敖漢旗武安州遼代白塔修繕滯後存在損毀的情況。4月12日至14日,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爲該塔的修繕保護事宜專門委派工作組到敖漢旗,召開現場辦公會,共同商討針對性修繕措施,已明確搭設腳手架,對面磚脫離等病害進行排查,採取臨時穩固等措施保護白塔。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還表示,目前已明確下個月完成修繕方案,立即啓動白塔修繕工程。

武安州遼代白塔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敖漢旗豐收鄉白塔子村。2013年,該塔及所在地武安州遺址被列入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推薦
  • 內蒙古阿拉善盟發現9處漢代烽燧遺址
  • 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內蒙古讓文物“走”出去“活”起來
  • 內蒙古阿拉善再次發現11幅巖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