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央行公开的信息,截止到2018年1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181.3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

1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到181.32万亿元,但这不是货币发行量!

请网友们不要再拿美国和欧洲国家的M2来对比,然后就抱怨中国的货币又超发了。南生提醒您,首先中国和美国的M2并不是一个东西,名字相同但并不是一个人。其次,M2并不是国家发行的货币总量啊。

M2,在中国的含义是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以及其他各类存款。看到了没?M2指的是现金和个人、各企业、各机构和团队的各类存款啊,其定义就不是货币发行量。

如果你还不明白,那南生举个简单形象的例子,假如一个国家发行了100万元的货币,人们把钱又存到银行,这个时候存款就是100万元。【为了简单化,我们假设这个国家的人不需要现金,贷款后也是存银行。发工资互相买卖都是银行间转账】

1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到181.32万亿元,但这不是货币发行量!

可银行又把这100万元贷款给有需要的企业,比如把这100万元贷款给3个企业,这个时候这三个企业的银行账户上就有了这100万元。这个时候,存款总额就变成200万元了——开始的100万存款和贷款企业银行账号里的存款,但银行可取出来的现金就只是那刚开始发行的100万元。

再接着,某个居民要买房,贷款了50万元买房。这个50万元被地产商也存进银行。这个时候银行又多了50万元的存款。当然,同时也多了很多欠银行钱的人。再接着某人买车,又贷款10万元。卖车的企业把这10万元又存进银行账号……

11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到181.32万亿元,但这不是货币发行量!

这个过程可以反复很多次。我们会发现,一开始就发行了100万元,可在资金的借、贷过程中很多企业和个人的银行账户中存款增加了很多,早就不止100万元了——完全可以变成5000万元,甚至1亿元。

所以,结果就出来了,M2并不等于国家发现的货币数量。由于在现实中有大量企业、团体、个人都通过银行在彼此借、贷然后又存起来,造成M2远大于国家发行的货币总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