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永曆元年3月,清軍對桂林發動首次進攻,瞿式耜率軍民奮勇抗擊,桂林得以保全。不久,永曆帝又想向全州撤退,瞿式耜請他留守桂林,帝不聽。

南明脊樑瞿式耜: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瞿式耜,字起田,號伯略,別號稼軒。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生於江蘇常熟。式耜的父親瞿汝說曾任湖廣參議、都水員外等職。爲人正直、做官清廉。父親的品德給年幼的式耜產生了巨大影響。

瞿式耜16歲時師從當時東林黨領袖錢謙益,接受傳統儒家教育。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27歲的瞿式耜考中進士,被朝廷任命爲吉安府永豐知縣(今江西境內)。在任上勤政愛民,得到當地人民的稱讚。天啓元年,任期已滿的瞿式耜本應調任江陵赴職。但永豐人民乞留,因而朝廷命其留任。天啓三年(1623年),式耜的父親病故,按當時法律,官員應卸職回家丁憂(守孝)三年。瞿式耜回鄉後,正遇上來常熟宣教的有“西來孔子”之稱的天主教宣教士艾儒略。式耜與艾神父朝夕論道,不久即受洗,聖名多默。

崇禎元年(1628年),剛清除魏忠賢集團的朱由檢頗想幹一番事業,扭轉大明王朝的頹勢。於是瞿式耜被任命爲戶科經事中。瞿式耜爲了扶持正氣,在七個月裏,連上二十多封奏疏,他竭力主張要挽回危局,必須“回本清源”。抨擊位高權重的魏忠賢餘黨,併爲被害人平反冤案,使遭到閹黨迫害的楊漣、左光斗等人得到昭雪。時女真族在東北建立後金政權(後改爲清),不斷向南入侵明王朝。瞿式耜深感形勢危急,連上好幾封奏疏,要求增儲軍糧、訓練士兵、修築長城、講求武備。並舉薦教友徐光啓、李之藻、孫元化等一批能臣。但是瞿式耜的行爲卻觸犯了朝中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遭到溫體仁、周延儒等排擠陷害,不久,被削職回家。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的大順軍攻下北京,崇禎帝在煤山自殺。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山海關),將大順軍逐出北京。清朝開始了以武力征服全中國的戰略行動。與此同時,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權。瞿式耜被授予應天府丞,不久擢右僉都御史代方震孺巡撫廣西。第二年夏,瞿式耜抵達梧州。此時南京已破,弘光政權滅亡。

南明脊樑瞿式耜: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清軍南下後,一路燒殺搶掠,在漢文化區強制推行其野蠻落後的文化習俗,並製造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駭人聽聞的大屠殺。爲抵禦滿清的侵略,漢族各階層民衆在保衛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捍衛先進生產力及文化 和封建忠君思想等因素影響下聯合起來,開展轟轟烈烈的抗清運動。魯王朱以海監國於紹興。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擁立下,於福州稱帝建立隆武政權。

此時,在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不承認隆武政權,自稱“監國”,建立小朝廷。派人拉攏瞿式耜。遭到式耜嚴詞拒絕。靖江王不禁惱羞成怒,帶兵趕到梧州,捉拿瞿式耜。式耜被橫拖倒曳,仍面不改色,斥責靖江王的罪行。於是,他被帶回桂林,囚禁起來。靖江王被隆武軍打得潰不成軍。朱亨嘉被圍困在桂林,只得勸說式耜協助守城。式耜聯絡靖江王的大將焦璉,又和城外的隆武軍取得聯繫,裏應外合,將亨嘉擒獲。粉碎了靖江王的分裂活動。隆武帝任命瞿式耜爲兵部右侍郎,協助管理軍政大事。

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清軍破汀州,隨後長驅直入滅亡隆武政權,隆武帝被俘自殺,政權殘部在鄭成功帶領下在閩南地區繼續抗戰。消息傳來,瞿式耜和大臣們在廣東肇慶擁立桂王朱由榔爲皇帝,年號“永曆”。

瞿式耜任吏部右侍郎、東閣大學士,兼掌吏部事。大臣們希望新皇帝能發憤圖強,抗擊清兵,收復舊山河。誰知朱由榔是個怯懦無能,貪生怕死的人,當他一聽清軍攻佔贛州,便跑了數百里,直到廣西梧州。次年,清軍破肇慶,逼進梧州,永曆帝又向桂林撤退。一些將領看到永曆帝軟弱無能,紛紛棄職而走。瞿式耜則堅決支持永曆政權。他護送永曆帝至桂林,認爲桂林爲楚粵交界之要地,又有嚴關之險,東可控制兩粵,北有何騰蛟駐守,儘可在此安居。不久,永曆帝又想向全州撤退,瞿式耜請他留守桂林,帝不聽。於是他自請留守,帝許之。並進瞿式耜爲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他積極整頓朝政,並多方籌措軍餉,解決軍備,團結各方面的人士,進行抗清鬥爭。在此期間,瞿式耜爲增強軍隊戰鬥力,派遣龐天壽及意大利宣教士畢方濟至澳門,借來三百葡萄牙兵及數門重炮。

南明脊樑瞿式耜: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永曆元年3月,清軍對桂林發動首次進攻,瞿式耜率軍民奮勇抗擊,桂林得以保全。兩個月後,再次打退清軍的進犯。次年二月,聯明抗清的大順軍將領郝永忠(搖旗)、李過等,在靈川戰役中受挫,退到桂林。因受到當地駐軍歧視,發生兵變。瞿式耜妥善處理,使緊張局勢緩和。並和郝永忠等聯合,在三月再次大敗清軍於桂林城下。瞿式耜因功封臨桂伯。幾場勝利之後,式耜見反攻時機成熟,與何騰蛟一起制定了反攻計劃。反攻開始時,南明軍一路勢如破竹,相繼收復全州、常德、永州、寶慶、益陽、湘鄉、衡山,兵鋒直逼長沙,並使原明降將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等先後反清歸明。

正當形勢一片大好之時,永曆朝廷裏的爭權奪利愈演愈烈,朝臣之間相互傾軋。甚至瞿式耜也受到了猜忌,朝中有人企圖剝奪式耜兵權,又加上部隊長期作戰,得不到休整,大大削弱了戰鬥力。先是何騰蛟被清軍殺害。不久,江西失陷,金聲桓、李成棟相繼陣亡,永州、全州守將棄城而逃,大順軍亦四散。瞿式耜仍盡力主持危局。他一方面兼任督師,調解抗清隊伍內部矛盾。另一方面籌集糧餉,與何騰蛟殘部及馬進忠所部等重新聯合,在局部地區取得一些勝利。但終不能挽回永曆政權的最後失敗。

永曆四年(1650年),十一月,清軍破全州,入嚴關,逼近桂林。瞿式耜部將戚良勳請其撤退,式耜不從。瞿式耜與總督張同敞(張居正之孫)同守桂林,誓與桂林共存亡。清定南王孔有德攻破桂林,城破之時,城中無一兵,瞿式耜與總督張同敞相對飲酒,賦詩唱和,得百餘首。後從容被捕。孔有德愛惜其才,多次勸降,瞿式耜皆不從。閏十一月十七日上午,瞿式耜與張同敞在桂林慷慨就義。

作者:鼓浪隱士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祕史」原創制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