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社會各界紛紛投入到抗擊肺炎的行動中。然而每天各種“據說”“網傳”等不實信息趁虛而入,刺激着媽媽們緊張的情緒。爲了讓大家不受到各類謠言地蠱惑和恐慌,本期《育網闢謠》整理了媽媽們最關注的十大新型冠狀病毒謠言,幫助大家緩解焦慮,正確面對這場終將被戰勝的“戰疫”。

真相:錯!雖有專家提到說兒童不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不易感染≠不會感染。且目前也已有兒童感染案例,最小僅出生30個小時。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指出:“沒有感染過這個疾病的人,都是易感的。”新冠病毒已確定可以人傳人,它的傳播途徑以呼吸道傳播爲主,像咳嗽、打噴嚏等均會傳播病毒,在人流聚集的地方,一旦預防不到位,沒有感染的人都可能會感染。因此無論男女老少,都要重視預防,尤其是老人、孕婦、嬰幼兒等免疫功能較差的羣體,一旦感染,病情發展往往更快,更要注意防護。

真相:不可以!乳鐵蛋白是哺乳動物乳汁中天然存在的一種蛋白質,之前有初步研究顯示乳鐵蛋白對於嬰兒可能有一定的健康益處,這就被演繹成了“喫乳鐵蛋白可以增強免疫力”,而後進一步演繹成了“防新型冠狀病毒”。

益生菌對人體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腸道菌羣,促進腸道健康。迄今爲止的科學研究雖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通過補充特定益生菌改變了特定的生理指標, 這種改變後來就被演繹成“提高免疫力”。

然而目前並沒有任何權威機構證明它們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更別說預防新冠肺炎了。其實這是一種營銷概念,媽媽們別再交智商稅啦。

真相:不會!小編特地專訪了紙尿褲行業多位專業人士瞭解到,醫用口罩和紙尿褲雖然都用到無紡布,但是具體材質並不一樣,所以不存在徵用紙尿褲材料來製作口罩的說法。

口罩無紡布的特點是纖維超細,普遍採用的原料是丙綸,紙尿褲用到的無紡布是普通的。口罩不吸水,但是紙尿褲吸水,這也決定了二者材質的不同。徵用紙尿褲材料去做口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般在採購環節就通不過。

而且目前口罩短缺瓶頸並不在無紡布材料,而是口罩成品的產能和出品速度極度跟不上猛增的需求。目前國家也正在積極解決口罩生產線問題,但都不會影響到紙尿褲的生產,媽媽們不要恐慌,紙尿褲不會斷貨,理性消費!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做好防護!

真相:錯!口罩厚度不等同於防護效果。醫用外科口罩摸上去比較薄,但過濾效率卻很高。阻水層、過濾層、吸溼層這三層有效阻擋了病毒入侵。市面上的一般棉布口罩,雖然厚實,但基本上不具備預防傳染病的作用,不可靠。

也有人覺得多帶幾層口罩效果更佳,但其實多層口罩容易導致呼吸不暢,更重要的是帶多層口罩,空氣很難穿透過來,於是就從其他縫隙鑽進來,反而達不到阻隔病毒的目的了。建議選擇 N95/KN95 或普通外科口罩,並且一層就夠,畢竟現在想買也挺難的。

真相:不可以!要不然微波爐和口罩都廢了。

無論是用微波爐、電烤箱還是蒸鍋加熱口罩,一方面口罩內部結構會被破壞,口罩無法再次使用;另一方面,微波爐、電烤箱和蒸鍋由於處理醫療垃圾,也不能繼續加熱食物哦。

若口罩不足,最好的方式就是儘量避免外出!實在沒辦法,N95口罩摘下後可掛在乾燥通風的地方或者裝入乾淨的紙袋中,建議N95的重複使用次數不超過5次,如有破損、髒污,佩戴後呼吸不暢等情況都不能再次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不建議重複使用,若只是出門倒個垃圾、拿個快遞這種幾分鐘的情況,是可以重複使用的,畢竟口罩稀缺。

真相:錯!從流感病毒的性質推測,病毒更喜歡光滑無孔的表面,在毛織品上留存時間更短。

病毒通過飛沫傳播,並不是單獨在空氣中,其可能在任何材質的衣物上停留,只要雙手不接觸口鼻眼等就行。回家要及時洗手、做好外套的消毒與吹風,比材質選擇更重要哦。

真相:沒用!目前尚無證據證明燻艾對預防新冠病毒有效,而且在密閉的室內燻艾可能會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醋酸是消毒劑乙酸的一種,一般是通過擦拭物品表面達到消毒的效果。但是燻醋所含醋酸本身濃度就很低,根本達不到消毒的效果。此外,燻醋會加重室內空氣污染,刺激呼吸道粘膜,尤其對呼吸道敏感、患有哮喘病的人來說,還可能引發呼吸系統疾病。這個時候還是84、滴露等專業消毒劑更靠譜一些。

結束語

面對疫情,我們很渺小,但是在謠言面前我們可以很強大。堅決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控,從你我做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