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比在費舍爾的左手邊做了個結實的掩護,科比的防守引力讓託尼阿倫不敢離開半步,而隆多則被科比掩護擋住,這使得費舍爾有一個巨大的投籃空間,而費舍爾的跳投殺死了凱爾特人。但是這次費舍爾選擇對阿倫窮追不捨,並且沒有讓加內特阻礙到自己,而阿倫則沒有太多機會能夠投籃。

和科比一樣,費舍爾同樣是1996年出道的球員,並且一同加入了湖人,但是他們各自的職業生涯卻大不相同。

作爲第一個17歲就以高中生身份參選的後衛球員,科比備受關注。

而費舍爾那時候纔剛剛在阿肯色州小石城默默無聞地完成了四年的大學生涯,但是他的身體素質已經成長到可以進入NBA進行對抗的級別了。

儘管他們的職業生涯有着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是他們在新秀賽季都沒有打太多比賽,這給兩位球員空間並且得到了彼此的尊重。

爲了保持自己的競技狀態,通常球員們在訓練完成之後還會進激烈的對抗,而科比喜歡講述他們血腥的全場一對一的激烈對抗的故事,在對抗中他們彼此都不會給對方留情面。

而2010年總決賽的G3,則是費舍爾不給科比“留情面”的一場比賽。

費舍爾在這場比賽的第四節獨得10分,並且在最後時刻貢獻了一記上籃絕殺,這是湖人隊史上最精彩的比賽之一。

這是典型的費舍爾式的比賽,將永遠被銘記。

然而,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一直做着和G3相同的事情,連同他其他的平淡無奇的時刻,不起眼的時刻這些加起來使他贏得了隊友和球隊的認可。

波士頓最常見的半場進攻戰術都是建立在雷阿倫的投籃能力的基礎上。

凱爾特人的主教練裏弗斯給了雷·阿倫很大的自由度,並且給他提供了許多選擇,讓他自行根據湖人的戰術選擇投籃位置。

而禪師和費舍爾在G3比賽中,將雷·阿倫的投籃選項大卸八塊。

雷·阿倫站在弧頂,他的左側是一個雙掩護(加內特和皮爾斯),他的右邊是單掩護(拉希德·華萊士)。

阿倫往哪個方向走取決於他自己的判斷哪個方向是最有利的,而隆多的工作則是在阿倫到位時把球傳給他,這使得阿倫創造的空間最大化。

費舍爾不斷地在他的左手邊干擾他,有效的引導他往拉希德·華萊士掩護的方向走。

湖人不能同時對阿倫的兩種選擇都做出非常嚴密的防守,但影響雷·阿倫往特定的方向移動是每個湖人防守者在比賽之前都必須做好的功課。

與G2湖人被動的根據阿倫的反應而做出調整不同的是,G3湖人成功讓雷·阿倫對湖人的變化做調整。

阿倫不得不往華萊士的方向移動,而費舍爾在這個回合成功的防守住了阿倫。

這裏我們要清楚的是,一個投手要根據對方防守者的反應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

首先,如果防守者窮追不捨,擠過掩護來防守投手的話,那麼投手最好是在掩護周圍移動,以此來拉開防守者與自己的距離。

如果防守者選擇繞過掩護,而到達能夠干擾投手投籃的位置時,投手應該改變自己前進的路線而往側翼移動,以此來獲得巨大的投籃空間。

費舍爾選擇繞過掩護,但是雷阿倫做了錯誤的決定,並沒有往外線走,放棄了自己右手邊巨大的空間。

而這次博弈並沒有結束,加內特在另外一邊的弱側設置了一個潛在的掩護,讓阿倫在加內特這邊獲得一個三分的機會。

但是這次費舍爾選擇對阿倫窮追不捨,並且沒有讓加內特阻礙到自己,而阿倫則沒有太多機會能夠投籃。

通過將阿倫引導到自己預定的方向,並且正確的選擇繞掩護還是擠過掩護,費舍爾成功的防守住了阿倫。

無球跑動是阿倫的強項,但是防守擋拆掩護可是費舍爾所擅長的,他逼迫阿倫自己來創造投籃空間,這讓阿倫非常的不舒服。

費舍爾阻擋了加內特和華萊士試圖來爲阿倫做擋拆,使得阿倫遠離掩護,而在加內特重新爲阿倫做擋拆之後,費舍爾則選擇繞過掩護以此來限制阿倫的投籃。

而在進攻時間所剩無幾的情況下,阿倫只能強行出手而打鐵,球權回到了湖人一方。

人們都只記得費舍爾在G3第四節的強勢表現,而忽略了整場比賽他的出色發揮,費舍爾強有力的防守鎖住了阿倫。

這削弱了凱爾特人的半場進攻的能力,讓他們不得不選擇其他的方式來進攻。

然而,湖人還不能高興的太早,當抑制住波士頓進攻中一個關鍵點的時候,另一個關鍵點開始發威了。

加內特在此前兩場比賽中只有場均11分,他試圖像2008年總決賽那樣背身強喫加索爾,但是加索爾這次沒有讓人失望,抵擋住了加內特的衝擊。

在G3中,加內特試圖使用另一種方式來獲得成功。

在加內特34歲的年紀,他已經沒有年輕時的爆發力了,但是速度猶在,他開始利用這一點優勢。

下面是加內特在G3中要到了單打空間,雷·阿倫在另外一側給了加內特巨大的空間,當加內特接到皮爾斯的傳球后,立刻假裝要投籃的姿勢,但是加索爾的位置非常好,加內特沒有輕易投籃的機會。

加內特做出走中路突破的姿勢,在裁判沒有響哨的情況下,加內特改變了中軸腳,往左邊突破,直逼底線。

加索爾不斷的移動腳步,然而加內特突然來了個後轉身,這樣加內特獲得了喘息投籃的機會,加索爾不顧一切的撲向加內特,而加內特狡猾的又做了個要投籃的假動作,成功騙起加索爾,來了個低手上籃。

加內特在這次進攻中改變了三次方向,而加索爾好像似乎總是慢半拍,最後讓加內特上空籃結束進攻。

凱爾特人在整個系列賽中都沒有充分利用加內特的正面單挑進攻,但這似乎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湖人在第三場比賽中也改變了他們的進攻方式。

在前兩場比賽中湖人讓科比作爲擋拆持球手是一個戰略性的決定,因爲這樣不僅讓凱爾特人的多名球員更多的靠近外線,還能打破凱爾特人的內線防守,讓湖人隊在能夠以4號位球員碾壓凱爾特人的3號位球員。

但是湖人缺乏必要的空間和投籃來擊潰凱爾特人的外線防守。

而且科比也很容易做出遲滯的或者是不正確的傳球。

在G3中,禪師調整了科比的定位,讓他更多的出現在傳統的側翼位置上。

小範圍的觸球和掩護讓科比無需凱爾特人那樣的雙人掩護,就能自如地獲得投籃空間。

阿泰斯特爲科比設置的低位掩護,科比做了個要往阿倫那個方向突破的假動作,而利用阿泰斯特的掩護往外線移動,這個叫做“V型切入”。

皮爾斯換防晚了,而科比在如何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優勢方面顯得非常老練,變嚮往中路突破皮爾斯的補防,然後撤步來創造投籃空間,命中20英尺的跳投。

而凱爾特人做出的調整是,派出當時最好的外線防守者託尼·阿倫防守科比。

這種單挑式的控球方式讓託尼·阿倫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1對1防守者的天賦,而且他會利用對科比的熟悉度來更好的防守科比。

拜納姆和奧多姆爲科比設置了兩個掩護,讓他可以有兩個選擇,可以從底線切入,也可以提到上線在外線做文章。

最終科比利用奧多姆的掩護,甩開了託尼·阿倫,在外線獲得了巨大的空位機會,但可惜的是沃頓沒有第一時間傳球,給了託尼·阿倫時間追上科比。

對於擅長防守的託尼·阿倫來說,也許他的整場比賽的影響力沒那麼強,但是一旦他處在1對1防守者的位置上,他就是最好的。

科比試圖像對付皮爾斯那樣,用後撤步來獲得空間,但是失敗了,託尼·阿倫已經做好了準備,他迫使科比強投打鐵。

科比在下半場打得非常的艱難,16投只有5中,因此禪師在比賽的最後階段,讓科比當誘餌,這種讓當家球星當誘餌的做法如今非常的普遍,但是在當時非常的罕見。

湖人叫了一個暫停,五名球員圍作一團討論。

暫停回來之後,加索爾和阿泰斯特爲奧多姆做了個掩護,這是爲了使球場另一邊的科比或者是費舍爾能夠有機會突到籃下。

科比在費舍爾的左手邊做了個結實的掩護,科比的防守引力讓託尼阿倫不敢離開半步,而隆多則被科比掩護擋住,這使得費舍爾有一個巨大的投籃空間,而費舍爾的跳投殺死了凱爾特人。

在接下來的五個回合,禪師故技重施,湖人連得六分。

衆所周知,禪師是三角進攻的大師,他讓科比爲費舍爾掩護,是湖人贏得第三場勝利的關鍵。

隨後,費舍爾標誌性的跳投使得湖人領先四分,在比賽還剩54秒時,他搶下了防守籃板,就在我們都以爲費舍爾要壓時間把球交給科比儘量在最後一秒出手的時候,費舍爾有自己的計劃。

他加速突破了加內特的防守,朝籃筐衝過去,這時候雷·阿倫,加內特和格倫·戴維斯在和時間賽跑,都在朝籃下衝過去防守費舍爾,費舍爾起跳上籃,雷阿倫差點就封蓋了這個球,但是球最終打板命中,而費舍爾也被格倫·戴維斯撞倒在地。

費舍爾的絕殺表明了他的領導能力和自信,在他待在湖人的兩個時期裏面,這是他帶給湖人最重要的東西。

這也是他在科比身邊贏得信任和尊重的明證。

科比一直都是天賦卓絕的籃球天才,但是費舍爾沒有像那些屈服於科比意志的人一樣,他是唯一一個在科比的五冠中都有貢獻的球員。

湖人系列賽以2比1領先,但是接下來的兩場系列賽將在波士頓進行,對湖人來說是艱難的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