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胡潤:時至今日,中國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已經是世界第一

20年間,中國的人工智能知識產權領域經歷了一個大爆發。

11月13日,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19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知識產權競爭力百強榜》,對500餘家中國人工智能主流企業從綜合強度、創新能力和技術成熟度三個維度進行定量評比。

根據榜單統計,中國已經逐漸成爲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專利申請的主要來源國。截至2018年,中國企業在這三個領域的專利申請總量均居世界第一。

胡潤指出:“時至今日,中國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已經是世界第一,美國的申請數量略低於中國位列第二,日本位列第三。”

企業排行上,華爲以100分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識產權)競爭力位列榜首,騰訊憑藉99.7分緊隨其後,百度AI以94.5位列第三。此外,小米、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科大訊飛、搜狗、國家電網和好未來等位列前十。

從企業分佈地區看,百強榜單中大部分企業分佈在北京,達55家之多。深圳則擁有14家,前兩名華爲和騰訊都來自深圳。上海以13家位列第三,杭州入榜4家企業,包括阿里巴巴和海康威視。

從行業領域看,百強企業主要來自計算機視覺(16家)、智能機器人(13家)、語言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11家)、AI+醫療(9家)、大數據分析服務(7家)、行業解決方案(7家)及AI芯片(7家)等領域。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稱,這五年AI專利申請量進入快速發展期,中國在視覺、機器人和語言領域全球領先。

計算機視覺專利從1998年的0件到2018年的8757件,2014年則是一個顯著的拐點,計算機視覺專利申請在這一年突破千件。

自然語言處理專利申請,1998年從31件專利申請到2018年的4355件。機器學習技術專利請,中國從1998年的1件到13941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