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體到各大港口,今年一季度,受疫情衝擊,不少沿海港口在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均出現降幅,但也有部分港口逆勢增長,增長幅度甚至達到雙位數。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418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0.3%。

(原標題:快看|中國港口一季度貨物吞吐量下降4.6%,部分港口逆勢增長)

圖片來源於pixabay

記者|楊霞

4月22日,交通運輸部官網公佈了2020年3月全國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我國港口一季度“成績單”出爐。

2020年3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9848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2.4%;全國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35383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0.6%;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047萬TEU,比去年同期下降4.9%。

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0072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4.6%;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418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0.3%;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518萬TEU,比去年同期下降8.5%。

上述代表港口生產經營的指標下滑,主要受春節疊加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一季度,我國港口吞吐量主要指標中,貨物吞吐量增速下滑幅度在5%以內;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持平,微弱增長0.3%;集裝箱吞吐量受衝擊最大,增速下滑幅度在10%以內。

其中,從1月至2月,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出現環比下降趨勢,新冠疫情對國內港口吞吐量帶來的負面影響在2月最爲嚴重。隨着國內疫情防控態勢變化,我國港口陸續完成復工復產,至3月,國內各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等,環比已經有所回升。

具體到各大港口,今年一季度,受疫情衝擊,不少沿海港口在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均出現降幅,但也有部分港口逆勢增長,增長幅度甚至達到雙位數。

貨物吞吐量方面,排在前十位的沿海港口是寧波舟山港、青島港、唐山港、上海港、廣州港、日照港、天津港、煙臺港、大連港以及黃驊港。其中,青島港以4%的增長,超過上海、唐山、廣州港,從去年的第5名躍升至第2名。

在排名前二十位的沿海港口中,珠海港、秦皇島港、上海港、廈門港、唐山港、營口港等受衝擊較大,跌幅超過10%;而廣西北部灣港逆勢增長,增幅達14.5%。

在排名前四十的港口中,江門港、葫蘆島港、濰坊港、盤錦港、莆田港、東莞港逆勢增長,而且增幅均超過兩位數。

集裝箱吞吐量方面,排在前十位的沿海港口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島港、廣州港、天津港、廈門港、大連港、營口港以及連雲港。

在排名前二十位的沿海港口中,除青島港、日照港、廣西北部灣港、煙臺港以外,其他主要港口均跌幅明顯。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廣西北部灣港,達到32.6%;跌幅最大的是大連港,達到27.7%。

另據中國港口協會監測數據顯示,4月13日至4月19日,中國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減少3%,長江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降低7.9%。

在集裝箱吞吐量方面,隨着海外疫情對進出口影響持續加深,外貿企業新訂單大幅減少,出貨量顯著降低。進入4月份以來,集裝箱班輪公司大幅削減運力,其中亞歐市場運力撤出近30%。上週,八大樞紐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回落9%,降幅擴大。除天津港外,其他港口均同比降低,半數港口降幅超過10%。

據悉,5-6月份樞紐港口航線空班數較4月份將進一步增加。

高仰止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