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軍基本上每人都配備一把利器,它就是三棱軍用刺刀,它可以直接安裝在槍上,也可以摺疊收起或者拆下來使用。軍刺的重點在於刺,因此它只能被稱爲“刺”而不是“刀”。在軍刺中最有名的還屬56式三棱軍刺,因爲它給人的印象就是放血快,棱口有毒,傷口不可縫合。

爲何性能優越的56式三棱刺最後被我軍淘汰了呢?我國早期的56式三棱刺主要是爲了給56式半自動步槍配上合適的刺刀,我國技術人員借鑑了蘇聯的莫辛納甘四棱刺刀,由此改造而成。另外在冶煉時,我國技術人員出於其金屬性質在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砷,由於其刀身呈菱形,可輕易刺穿一般防刺服,因此該軍刺曾一度伴隨着56式半自動步槍大規模裝備我國各部隊。

另外56式軍刺最出名地方,就是其所造成的傷口不是常規刀具所形成的一條線,而是一個血洞,這導致傷口各側無法相互擠壓來達到一定的止血和癒合作用,但事實上56式三棱刺的優點並不是這個,而是此刀號稱“有毒”。

據說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大量越南士兵認爲中國軍人使用的56式三棱刺在淬火時加了毒,然而,事實上56式三棱刺本身是無毒的,只是時間長了含砷的鋼體被磨損暴露了出來,這也就使得了56式三棱刺有了“有毒”的說法。

無論怎麼說,56式三棱軍刺是一款極爲優秀的近戰武器,其製造工藝簡單,只有一根帶棱的鋼條,當然其使用方法也十分簡單,就是一個字“刺”,少了劈、砍、削的刺激。不過對於現代戰爭來說,各國都對刀具的功能性有了極高的要求,而56式三棱刺退出歷史舞臺也只是應了時代的發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